目前,福建省福州市有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10个(在建5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12个(在建7个)、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27个(在建12个)。示范项目涉及鳗鲡、食用菌、茶叶、蛋鸡、黄兔、芙蓉李、水仙花等,覆盖全市八个县(市),示范农户达6万多户,培养了一批骨干示范农户,培育了一批龙头企业,创建了一批农业品牌,发展了一批重点农业项目,形成了“政府推动、市场引导、龙头带动、农民主动”的格局。据不完全统计,每个示范项目自开展标准化生产到获得验收通过,平均每年比示范前可增加效益3500万元以上,示范区所在农户人均收入每年可增加600元以上。示范项目还带动了当地相关产业按农业标准化模式进行生产,起到了典型推广、示范引路的作用。通过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使福州市一大批农产品获得名牌称号和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平潭水仙花、永泰李干、福州茉莉花茶、漳港海蚌等4个产品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定海湾丁香鱼已进入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技术审查阶段;百洋鱼丸等3项农产品(含加工产品)获得中国名牌;春伦茉莉花茶等42项农产品获得福建名牌;金海林牌干海带等12项农产品获得福州市产品质量奖;35家企业75项农产品成为无公害农产品。截止目前,全市累计制定了29项农业地方标准和26项市级农业技术规范,涉及蔬菜(瓜果)、粮、油、渔、畜禽等行业,初步建成了全市农业地方标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