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吉林检验检疫局2010年工作综述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挥别2010年,我们回望身后那300多个日日夜夜。2010年,吉林检验检疫局新班子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准确地把握吉林检验检疫事业发展的脉搏,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广的思路,使全局各项事业发展焕发出勃勃的生机和活力。盘点2010年,注定不能错过这些难忘的声音、这些难忘的瞬间、这些难忘的人和事。它们,勾勒出吉林检验检疫局2010年和谐发展的绚丽图景。作为检验检疫人,我们有责任记录下这段历史,用眼、用笔、用心……

  难忘一:抓“质量提升”走以质取胜之路

  质量是一种标准,质量是一种承诺。保障安全,提升质量是检验检疫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国家质检总局开展的“质量提升”活动中,吉林检验检疫人用思想和行动,将质量化作一种形象,一种特色,一种创新,以实际行动走出了一条具有吉林特色的“重质量谋提升”之路。

  为使这项活动更加贴进企业,达到提升质量的目的,吉林检验检疫人早在活动开始之前便做出了非常详细的谋划。他们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制定方案,明确了目标责任。由局领导带6个督察组,深入该局20个部门及11个分支机构,对6大项、31个要点和90多个量化指标进行了考核。对全省实验室43个项目、89个关键点进行了逐一核查。开展了“质量提升进万企”、“检测工作整顿”、“质量对比提升”、“证单质量提升”、“实验室开放集中展示月”等活动。他们从企业需求出发,对长春一汽轿车、长春轨道客车等121家重点进出口企业深入开展“质量提升服务进企业”活动,为企业送去及时雨。该局汽车办结合汽车区进出口企业多而杂、下厂检验频繁的特点,采取“一厂一课,一课一题”针对性强、实用性大的宣讲方式,有效解决了频繁集中培训给企业和检验监管工作带来时间和人力浪费的问题;延边检验检疫局投入近万元为蜂农无偿提供养蜂书籍500套,邀请省内专家为351户蜂农培训;技术中心主动上门,帮助长春地区最大的蔬菜出口基地,做好仪器设备的检修和技术指导,耐心解答企业技术人员所提出的问题。吉林检验检疫人为企业服务的事例不胜枚举,企业的赞扬纷至沓来。吉林大成集团销售总监朴在国感激地说:“多年来,吉林检验检疫局对企业的百分百、不失原则的细致服务,使大成集团受益良多,作为企业我们能做的就是用坚实的质量安全来回报你们。”

  质量提升活动使吉林省出口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吉林省内没有发生区域性、系统性的质量事故,特别是没有发生因工作失误而出现的问题。此外,该局2010年上报国家质检总局“质量提升”活动简报62篇,其中有6篇被总局简报采用。

  难忘二:国家质检总局牵手吉林省政府

  2010年7月16日,原国家质检总局局长王勇与吉林省省长王儒林在长春松苑宾馆亲切握手,在《关于加强全面合作备忘录》(以下简称《备忘录》)上签字,国家质检总局与吉林省政府开始了第二次合作之旅。

  沟通、合作、交流是《备忘录》的主要意义,但是真正内涵还是要进一步拓宽检、政双方的合作领域,进一步加大服务经济力度。吉林检验检疫局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确定了22项工作要点,分解为42条具体推动措施,明确了各部门职责和完成时限等内容。各分支机构也结合各自工作,制定落实具有地方特色的合作备忘录措施。国家质检总局和地方政府对吉林检验检疫局在政策、资金、职能上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在机构上,国家质检总局表态支持吉林检验检疫局整合检验检疫资源,科学设置检验检疫机构。吉林省政府领导对吉林检验检疫局建立协检员制度和外贸企业奖励制度给予充分重视和支持。省长王儒林、常务副省长竺延风、副省长陈伟根、省政府副秘书长丛红霞都有专门批示,同意把所需经费每年200万元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专款专用。各地也加大了对检验检疫的支持力度,同时加强全方位的合作。

  随着各项工作的不断推进,《备忘录》成效不断显现。省领导先后32次批示吉林检验检疫局上报信息,检验检疫工作已被纳入地方政府工作平台。在吉林检验检疫局的上报信息中,吉林省省长王儒林称赞该局“大局意识强,工作超前,服务到位,效果良好!”省长的肯定无疑是对检验检疫部门工作最具说服力的“检验报告”。与此同时,吉林检验检疫人着实感到一份沉甸甸的压力。

  压力也是动力。更好地落实《备忘录》,还须在做细、做实上下工夫。吉林检验检疫人将《备忘录》的工作内容全面纳入“十二五”规划中,进一步细化工作内容,以求得制度保障和协调发展。

  难忘三:“先行先试”服务长吉图

  2009年8月30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作为内陆省份的吉林省踏上了大开放、大开发的新征程。长吉图战略的实施,对吉林检验检疫局如何更好地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一个重要目标——如何让更多的出口企业走上这条通关提速的高速路,就成为吉林检验检疫局急需破解的难题。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吉林检验检疫人面对挑战,解放思想,迎难而上,先行先试。为使更多的企业能够走上绿色通道,吉林检验检疫局全面宣传推广、积极鼓励吉林省符合条件的企业申请实施检验检疫绿色通道制度,加大对已获资格企业的帮扶力度。制定《吉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出口货物区域直通放行管理办法》,对先导区内生产并出口的货物,实施“产地检验、直通放行”,从而减少了环节,进一步提高通关放行效率,实现在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内出口货物一次报检、一次检验检疫、一次放行。2010年7月~10月间,吉林检验检疫局还先后与天津检验检疫局、东北三省一区签署了直通放行合作备忘录。对锦湖轮胎、宝石制油等5家出口企业开始实施津吉两地出口货物直通放行,对长春大成集团生产加工的出口玉米淀粉等产品实行快速验放,从口岸批批查验减少到查验率不超过2%。

  为保障从珲春圈河口岸经朝鲜罗津港向上海、宁波运原煤“内贸外运”顺利进行,吉林检验检疫局积极与朝鲜检验检疫部门、上海检验检疫局等相关部门对接。12月7日下午,满载380吨煤炭的11辆载货汽车,经珲春圈河口岸,出境运往朝鲜罗津港进行集港,标志着珲春“内贸货物跨境运输”项目正式启动。据测算,“内贸货物跨境运输”项目启动后,仅由珲春口岸经朝鲜罗津港运抵东南沿海电厂的煤炭每年可达150万吨,每吨可节省运费60元人民币。目前,吉林省一类分类管理企业已达到95家,其中已有45家进入了绿色通道,占一类企业总数的47.4%。直通放行企业达51家、货物5175批次、货值1.2亿美元。吉林检验检验局围绕长吉图战略主动谋划、积极工作得到了吉林省政府领导的高度评价,王儒林、竺延风、陈伟根分别就吉林检验检疫局工作作出批示,赞扬该局工作积极主动,鼓励吉林检验检疫局再接再励,再立新功。

  难忘四:出口示范区促农业大省向强省转变

  农业大省如何发挥潜力,由大变强?一直是加快吉林发展的待解之题。经广泛调研,吉林省政府决定从提高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入手,全面实施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并于2010年6月3日正式印发了《吉林省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实施办法》,“检政企”合力走上“以质取胜”的扩大出口之路。在吉林省政府的支持下,吉林检验检疫局会同省商务厅已经同全省九个地市州签署50个合作备忘录,建立了16个出口示范区基地,其中吉林德大成为全国首批10个示范区之一。

  “出口示范区”已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工作机制和以企业为龙头、基地为依托、标准为核心、品牌为引领、市场为导向“五位一体”发展模式。他们通过开展“一县一业”扶持活动,力争实现示范区建设全省行政区域“全覆盖”,重点品种“全覆盖”。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吉林检验检疫局的帮助下,吉林浩翔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18吨树莓首次出口美国。长春高榕农业有限公司种植的白菜首次出口日本和韩国、萝卜首次出口日本。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吉林电视台等十多家新闻媒体对此事进行了跟踪报道。2010年9月份,实现了吉林省优势产品——鹿肉出口,这在吉林省乃至全国均尚属首次。在2010年8月份召开的全国示范区建设工作会议上,吉林检验检疫局做大会发言。出口示范区建设切实推动了吉林省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业的出口,全面提升了吉林省食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促进吉林从农业大省向强省转变。

  难忘五:“三个一”工程全面扶持企业出口

  服务企业,是检验检疫的重要职能,维系着检验检疫人与企业的鱼水深情。吉林检验检疫人始终坚持“严格把关,有效服务”的定位,不断加大帮扶力度,创新服务载体,扩大服务覆盖面,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发展。2010年初,他们结合省情,提出了推进“质量提升”活动的又个亮点——“三个一”工程。即,“培育一批潜力企业,扶持一批规模企业,提升一批优势企业”。对涉及该项工程的46家企业逐一签订帮扶协议,对涉及9个方面34项个性化内容逐项跟进落实,帮扶企业提高管理水平、获得认证认可、实施分类管理、搞好基地建设、用好普惠制度、搞好技术培训、申请“绿色通道”、进行“免验”申报等。

  思想的统一,坚定了行动的步伐。按照“三个一”工程内容,吉林检验检疫人提前介入轨道客车、专用汽车、电子信息、化工、铁合金、碳素等重大进出口建设项目,指导企业做好接货、验货、谈判和索赔,科学设定检测项目和频率,减少环节,快速验放,降低成本。积极促成“中新食品园区”项目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落户吉林。并对该项目建设早了解、早介入、早指导,为企业提供先行服务。经香港食环署在全国考察,国家质检总局推荐,确定长春皓月公司作为国内第一家供港冰鲜牛肉企业。在原有年输港量3000吨基础上,拟每年增加1400吨左右,年增创汇672万美元。指导吉林省做大做强人参产业,提升人参产品质量,打造吉林人参品牌扩大出口,出台十项服务措施力促吉林人参产业发展,帮助出口人参示范区生产加工企业获取进入国际市场通行证。2010年共为出口企业签发各类区域优惠原产地证共2311份,签证金额为14022.2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59.3%和71.9%。普惠制产地证8783份,签证金额为48905.7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6.02%和23.81%。如果按平均6%的关税减免计算,优惠原产地证书累计为企业减免关税3775万美元。

  难忘六:大质量机制和大质检文化密切检地企关系

  2010年,以“融合、整合、联合”为核心内容的大质检文化建设,在吉林大地悄然兴起。

  2010年1月22日,原国家质检总局局长王勇来到吉林,希望吉林质检“两局”积极探索大质量机制和大质检文化建设,努力形成“合心、合力、合作、和谐”的局面,为全国系统积累经验。

吉林检验检疫局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探索。确立了“以积极探索与质监局在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结果互认、联合执法等方面的合作为主线,先易后难,积极探索‘两局’融合的有效方式和途径,通过‘融合、整合、联合’,建立思想上合心、工作上合力、执法上合作的大质检文化机制,争取向总局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的思路。随后,《吉林检验检疫局关于建立大质量工作机制推进大质检文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发到全省系统。“方案”明确了“两局”每半年轮流主办一次领导小组联席会议,通报合作情况,解决遇到的问题,谋划未来工作。上半年,“两局”共同举办检测技术交流、进出口特种设备检验监督、认证行政监管等4个学习班。

借助“两局”同培训、同研讨成功的东风,他们积极争取吉林省委、省政府及各个部门的支持,在全省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参与和构建质量工作的大环境。

检、政互动开始在全省生根开花、结果。吉林检验检疫局与中国检科院在北京共同签署了《吉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与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科技合作协议》,通过资源共享,促进共同发展,进一步促进检验检疫学科建设的步伐,为检验检疫科技事业和国家经济社会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与吉林省卫生厅、吉林省公安厅、吉林省环保局、民航吉林安全监督管理局建立了相应的执法合作机制,延边州政府把检验检疫机构当成地方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把检验检疫工作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不仅采取积极措施,帮助解决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还建立联系机制,联运机制和信息互通机制,使地处延边三个检验检疫机构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地方经济的发展态势。州政府领导首次派政府信息处和媒体到延边局进行实地采访,以“看‘三权在上’如何演绎‘大服务’”为题,对延边局服务地方经济的做法进行了宣传。集安市政府领导首次参加、协调组织集安市农业、牧业、水利、林业、商务和粮食局、卫生局、质量技术监督局与集安检验检疫局签署了“合作备忘录”……

难忘七:

“创先争优”催生吉林特色的核心价值理念

2010年以来,全国上下涌起了一股创先争优的热潮,它蔓延到各条战线的党员之间,形成了一股敢创一流的勇气,推动着各项工作朝着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吉林检验检疫局通过丰富多彩的争创活动,做好做细争先创优大文章。组织开展以“四比”为主题的创先争优活动。比学习、比先进、比服务、比形象,开展“优秀党员、优秀公务员示范岗”“强素质、作表率、创一流”“微笑服务”“先锋示范岗”“党员专列”等系列活动增活力,“以检代培”、“一处一课”、“一业一课”等岗位练兵长本领,实行新招录公务员轮岗实习锻炼增见识的方式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四比”活动提高了干部职工的法治观念和依法办事水平,打造了一支熟悉法律、精通业务、扎实肯干的执法队伍,为助推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保障。

科学、规范的内部管理是检验检疫发展的奠基石。吉林检验检疫人正是从不断改革管理中学会学习、学会从容面对、学会应对更高挑战,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与素质,逐渐成长为一支精锐之师。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过程中,吉林检验检疫局新领导班子确定了吉林检验检疫局的核心价值理念———“和谐、担当、创新、有为”。围绕这一理念,该局制定实施了10个综合性工作方案,并按照巡视组要求,制定了《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实现固基强局》等6项前瞻性规划,使内部管理更加科学。局领导带队组成六个组分别参加分支机构的民主生活会,进一步增强了班子团结,加强了作风建设。充分发扬民主,切实为职工办实事,局党组针对国家质检总局巡视组提出的及干部职工提出的意见,采取有力措施逐条进行整改解决。开展了行风自查。吉林检验检疫局向300家企业发放了征求意见函,深入了解检验检疫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文明执法、服务态度、办事效率、廉政建设的情况。企业对吉林检验检疫局行风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综合满意率达到98.6%。目前,“和谐、担当、创新、有为”的精神正在吉林检验检疫局发扬光大,深入人心。吉林检验检疫局班子团结、队伍稳定、人心思上,想干事、多干事的实干精神到处可见。在省直单位行风测评中,吉林检验检疫局被评为“群众满意单位”。

松江款款逶迤去,白山巍巍入眼来。如今,黑土地上的检验检疫之师,像一只展翅翱翔的大鹏鸟,俯瞰白山松水,惠泽阡陌纵横,披荆斩棘,高歌猛进。对于吉林检验检疫人来说,2010是难忘的一年、硕果累累的一年,不过,昨天的成就注定成为吉林检验检疫人叩问明天的又一个新起点。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吉林检验检疫人必将以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后续之篇做下美好坚实的铺垫。

作者:孙东巍 秦洪湖 庞朋 来源:中国国门时报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06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