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起,在全国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了有声有色的“创先争优”活动。记得2002年,为迎接党的“十六大”,我们党开展了“争先创优”活动。“创先争优”与“争先创优”是否相同?笔者认为,“创先争优”是“争先创优”的发展与创新,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宗旨与目的”的一致性
从宗旨来看,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由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这一性质所决定的。无论是2002年提出的“争先创优”活动,还是目前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都是为了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让我们的组织更先进,党员模范作用更显著,人民群众更满意。
“争先创优”和“创先争优”活动,是我们党将自己的执政理念化为行动的重要载体,是我们党将自己的根本宗旨融入时代的生动实践。特别是目前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是总结了“争先创优”活动的好经验与做法,赋予了新的任务与内涵,是对“争先创优”活动的发展与创新。“创先争优”活动必将更好地调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政治热情和创造活力,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
“形势与使命”的适应性
从形势来看,党的“十六大”指出,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为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党适时开展了“争先创优”活动。目前,我们党面对更加严峻和复杂的考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努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有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解决人民最关心最迫切的利益问题等等。为此,我们党又在积极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活动。
“争先创优”活动是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入与延续,“创先争优”活动则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再深化,再促进与再推动。因此,“创先争优”活动,既是适应新的形势与任务变化的要求,更是对“争先创优”活动的发展与创新。
“内涵与外延”的丰富性
从内涵上看,“争先创优”活动主要是以“工作争先、服务争先、业绩争先”为目标,以培养“学习优、作风优、素质优”人才为重点的党建活动。“创先争优”活动主要是以“创建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五个好”先进基层党组织,以“争做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的“五带头”优秀共产党员的活动。
“争先创优”活动强调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而“创先争优”更注重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以组织“创先”带动个人“争优”。因此,无论是内涵与外延,“创先争优”活动都更加丰富,并且有了新的发展与创新。
“辩证与统一”的逻辑性
从逻辑上看,“争先创优”活动更突出“争”,争是前提,创是结果。强调在“工作争先、服务争先、业绩争先”竞赛活动中,党员干部得到学习与锻炼,从而实现“学习优、作风优、素质优”的人才培养。“创先争优”活动则突出“创”,创是前提,争是结果。体现了党的生命力在于创造性;体现了“创”是创先争优活动的前提和条件;体现了创先争优活动必须在创建起来的基础上展开。
如果说“争先创优”活动更突出个体力量的发挥,那么,“创先争优”活动则更突出团体力量与个体能力的协调发展。如果说“争先创优”活动更注重争先与创优的结果,那么,“创先争优”活动则更加注重“创先争优”的过程,不是停留在“争创”出来的“先进”和“优秀”,而是对表现突出、工作业绩突出的建设者们的一种鼓励。从这点来看,“创先争优”更加完整、更加科学,是“争先创优”活动的发展与创新。
综上所述,“创先争优”活动不是重起炉灶另搞一套,而是“争先创优”活动的发展与创新。只有充分认识了它们的内在联系,才会积极推进“创先争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