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2005年相比,四川省质监系统现在行政复议维持率由75%提高到95%,撤销变更率由8%下降为零,行政诉讼胜诉率由90%提高到100%。这一连串的数据变化,是四川质监系统努力建设法治质监的具体体现,凝聚了四川质监人的心血与汗水。
今年是“五五”普法的最后一年,也是执法部门依法行政成果验收年。四川省质监局作为省政府“深化依法行政”的试点单位之一,一直是全省法制部门的“执法标兵”。全省质监系统“五年磨一剑”,把法治建设作为立身之本、生命之线,不断规范执法行为,以“法治质监”富民惠企,开创了一系列依法行政的新办法、好路子。
深入培训,规范基层,为全省质监系统筑起一道坚固的执法长城。各市、县级质监部门基层执法人员作为质监系统的“马前卒”,是质监执法长城的根基,是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主要执行者。几年前,四川基层执法人员法制观念还比较淡薄,不作为和乱作为现象时有发生。针对这一现象,四川质监局要求执法人员加强学习,增强执法人员法律意识,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今年以来,全体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培训率、考核率、合格率已达到100%,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培训,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自觉性。公正执法是条“高压线”,谁碰就砸谁饭碗,近年来,四川质监局采取明确的奖惩措施,错必究、功必赏,使基层执法人员能守稳底线,执法的公正性和效率明显提高。
创新机制,落实责任,把公正执法作为质监事业的源头活水。四川省质监局提出了“革自己的名、削手中的权、去部门的利”,完善科学决策,推行执法责任制。一方面,建立健全集体审定制度及权力制衡机制,实行行政案件、重大行政事项集体审理、审议制度,形成了“法律把关在前、领导决策在后”的依法决策机制。坚持推行行政许可“受理、审查、决定”三分离制度,行政案件“调查、审理、决定、执行”四分离制度。几年来,全省质监系统共对出台的200多个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合法性审查,出台了《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等24个制度,规范自身权力运行,把手中的权用好、用活。另一方面,严格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把质监法律、法规的各项具体执法责任分解、细化到具体部门及人员,对全省执法人员资格进行年度考核,不合格者一律取消其执法资格。经过数年的努力,四川质检系统内部风清气正,大多数执法人员成为具有真才实学、能征善战的能手。
铁拳执法,真情服务,持之以恒做企业和群众的贴心人。从过去的“坐堂医生”到现在的“服务大队”,这是四川各地企业和群众对质监部门角色转换的最好评价。近年来,四川质监系统坚守“依法调解”这个底线,坚持行政调解与复议相结合、行政调解与服务相结合,以服务预防矛盾,以调解化解矛盾。自2005年以来,省质监局受理行政复议15起,结案率100%,无任何上诉或上访。自去年以来,省质监局独辟蹊径,在全国首创专家巡诊制,并在遂宁等地进行试点,仅遂宁质监局一年多来就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近400个,节约成本和挽回损失上千万元。
接受监督,透明执法,让“阳光”洒遍质监部门内外。近两年来,四川质监局实行开门审案、说理式执法、案卷规范、义务监督员等一系列执法新举措,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全省100多个县、市质监局已有45%实施开门审案,开门案件百余起,无一行政复议或诉讼;“说理式执法”更是让受罚责任人心服口服,解决了很多执法顽疾;在全省2500多名义务监督员协助下,四川质监系统一年多来,捣毁食品造假窝点4个,查处违法充装天然气6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