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台州草根经济走出“成长的烦恼”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日用塑料制品行业是典型的台州草根型经济代表,近年来,台州检验检疫局着眼于源头把关,注重齐抓共帮扶,引导出口企业走新型技术领域的升级之路,力促日用塑料制品行业在这场无硝烟的升级战中占得先机,赢取胜利。

  起步

  先天不足 奋力突围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少经济学家把浙江民营经济喻为“草根经济”。也就是说,浙江民营经济像草根一样,即使生长条件恶劣,也会不屈不挠地寻找生存空间。

  起步阶段,自身的质量问题引发了台州日用塑料制品行业的第一次阵痛:一家一户买了台注塑机便小打小闹地干起来,凭借着旺盛的市场需求,逐渐形成规模并成长为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但由于进入行业的技术门槛、投资门槛和环保门槛低,企业数量急速扩张,加上缺乏部门监管和行业引导,很快“产业大企业多、企业多实力弱、产品多价值低”的结构性矛盾使行业陷入了同质、低档、低价竞争的怪圈。2005年,随着原料价格大幅上扬和市场竞争加剧,在产品中添加回料的短视行为更导致质量隐患重重。为此,2007年8月31日,国家质检总局与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公告,对日用塑料制品实施强制出口检验。

  开验之初,台州检验检疫局果断地采取两手抓的监管策略,一方面开展产品质量周期抽样检测制度,另一方面加强行业整顿,严厉打击不诚信行为。2007年10~12月,台州检验检疫局动员了大量的检验力量实行“5+2”和“白+黑”工作机制,共对200余家企业的1265批产品实施大货现场抽样,检出安全卫生项目不合格172批,不合格率高达13.6%。面对如此高的不合格率,台州检验检验疫局靠着严格的质量监管,靠着不断完善的抽样制度,靠着检验人员的辛勤工作,“质量第一、诚信经营”的理念在台州出口日用塑料企业落地生根,企业质量责任意识和守法诚信意识自觉加强,行业在第一次阵痛中得以顽强地生存下来。

  成长

  克服危机 实现跨越

  在台州希尔家庭用品有限公司的一楼车间,数十名包装工在流水线旁紧张地包装着意大利客户订购的密胺盘,总经理王唯则自豪地说:“今年以来客户订单不断,就是生产安排不过来,正月初四就开工了。”作为一个专业生产密胺餐厨具、备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企业,说出这番话颇有些牛气冲天。但出色的业绩确实让他们有这份底气:2009年希尔出口达到245万美元,同比高速增长 61.8%,2010年1~5月出口已达到132.3万美元,增幅扩大到61.1%。台州希尔是台州众多出口塑企走出“寒冬”迎来“暖春”的一个缩影,也折射出了台州检验检疫局力促塑料行业闯关国际金融危机所取得的显著成效。

  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了台州日用塑料制品企业的第二次产业阵痛。危机来袭时,台州不少塑企采取“守势”策略,以减产、“收缩战线”等初级方式来应战。对此,台州检验检疫局启动“送服务,促发展”服务经济专项行动,量身推出服务日用塑料制品行业的七项举措。同时,注重调动和发挥企业、政府部门、协会、新闻舆论等各方力量,以召开联席会议、开展联合调研等为载体,共商服务行业发展之策,构建社会各界齐抓共帮扶的大质量工作格局,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09年虽受国外市场萎缩等影响,台州出口日用塑料制品批次与金额仍分别上涨24.4%和2.1%,产品质量更是实现了质的飞跃。

  发展

  品质提升 转型升级

  为快速提升出口塑料产品的品质和档次,台州检验检疫局着眼三个“源头”,推动微观产品质量和宏观行业管理同步提升:从源头支持,严把模塑业进口加工设备检验关,有效促进了塑模行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源头把关,构筑原料备案核销防线,目前台州的密胺出口生产企业100%实现了原料备案核销;从源头服务,初步建立了输欧食品接触塑料制品物质电子数据库,帮助企业有效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

  如何破解台州出口塑料行业小而散、科技含量低、创新能力弱的难题?台州检验检疫局的方向明确,思路清晰:走依靠品质、设计、创新和投入绿色环保等新兴技术领域的升级之路。在这场无硝烟的升级战中,台州检验检疫局引导一批塑料企业大胆探索和尝试,充当了产业升级突围的先行者和实践者。台州旭美塑业有限公司一直以来生产传统家庭日用品与塑料餐厨具,用的也多为PP等传统原料。台州检验检疫局从收集新兴领域的信息为服务切入点,建议企业除加入工艺设计元素,更要注重产品的品质,并将塑料制品跟金属材质配搭,使产品具有多功能、人性化的特点。2009年来,该公司的一系列新产品不断涌现,出口额也实现了42.5%的高速增长。

  一批质量稳定、善于吸收新技术、新工艺的优秀企业脱颖而出。据台州检验检疫局统计,1~7月,台州最大出口塑料企业台州富岭塑胶有限公司出口额达到1720万美元,同比高速增长115%;台州日用塑料制品企业出口值超过100万美元的企业有56家,同比增长了51.4%。目前,台州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塑料产业基地,随着目前国内规模最大、产品最全的台州国际塑料城的落成,以及中石油公司明确将2000万吨炼油和100万吨乙烯的大石化项目落户台州,势必带动台州塑料及其配套产业的升级,迎来新的辉煌。

  链 接>>

  台州与食品接触塑料餐厨具出口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其他塑料家庭日用品的增长幅度。据台州检验检疫局统计,1~7月,台州地区出口塑料制品共计18186批次、71058.27吨、货值20933.57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1.85%、36.78%和43.15%。截至目前,今年台州地区共有出口塑料制品生产企业495家,同比增加了86家。

  据了解,今年台州塑料制品出口市场共有138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欧盟、美国和日本占台州塑料制品出口总额的66.22%,澳大利亚、加拿大、中东和南美国家也已成为台州塑料制品的主要出口市场。

作者:潜飞 钟英 蒋雨哲 李言 盛国勇 来源:中国国门时报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03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