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汽车零部件产业要处理好模仿与创新的关系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副秘书长董建平在近日召开的“自主品牌的发展与挑战”研讨会上指出,只会模仿不创新就像歌手只会唱歌不会识谱。

  我国的汽车零部件发展基础薄弱。在一些关键零部件领域,如EMS发动机控制系统、安全气囊、ABS系统、三元催化器、自动天窗、空调系统、自动变速箱、高压燃料泵等方面,本土零部件企业竞争力依然不强。本土零部件企业缺乏同步开发能力,只具备按样件开发或按图纸开发的能力,同时由于在高科技零部件领域的研发投入巨大,开发成本过高,使得本土零部件企业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这种局面。高端车的零部件供应基本上是外资产品。而且有些技术不管是高端还是低端都要采用外资的零部件技术和产品,如涉及节能、排放、安全等零部件基本都是由外国为主导,或者是垄断。

  董建平说,零部件创新能力是和整车研发互动形成的。零部件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是要依靠整车拉动的。模仿只是发展中的一个手段和过程。创新能力是在长期的技术积累基础上形成的,技术是有连续性的,有承接性的,没有技术积累就不会有创新的灵感。

  有人说模仿也是创新,但是董建平认为,模仿在本质上不是创新。现在我们基本上处在外观模仿的阶段,核心技术是无法模仿的,尤其是电子技术。模仿是可以的,在模仿的基础上要创新、消化,要做实验,靠技术积累,要创造自己的核心技术。董建平这样形容模仿,他说,如果我们只会模仿,就跟唱歌一样,模仿得再像,你没有自我,连谱都不识,不看谱,也不知道原创作的情感和原意。如果今天模仿奔驰,明天模仿大众,就永远不会有自己的东西。模仿是初期发展的一个手段和过程,接下来一定要有自己的东西。

  董建平最后表示,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多年来存在着诸多深层次的问题,它影响着零部件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而调整结构是解决长远、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要处理好近期和长远的关系,在做好保增长、扩内需的同时,注意解决好零部件产业在结构上存在的问题。他建议,国家应研究出台鼓励政策,引导零部件产业健康发展。为了解决我国零部件企业生产批量小、分散、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等问题,国家应扶持零部件专业化的小行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作者:王辉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0年07月27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