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经济型”不等于缩水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经济”一词虽有经国济世、经邦济民的宏旨大义,但换作微言,它就是节约、节俭的意思,一个字:省。用比较平民化的语言说,经济就是以较少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空间获取较大的成果或收益。基于这样的概念,人们也就明白了当下经济型住房、经济型汽车、经济型家电之类“经济型”商品或服务的意思了——商家打这张牌,在目前倡导节约社会、低碳生活的大背景下,委实就拥有了许多亮点和卖点。

  事实上,经济型商品和服务活跃市场这是竞争日趋激烈的一种自然表现,也是经济规律和市场法则发挥作用的一种必然现象,并非什么新鲜事物,早已成为许多企业的经营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从目前我国的市场情况看,一些企业推出经济型商品或服务,似乎并没有体现多少战略意图,他们只是从区隔细分市场、争夺潜在消费者、打压竞争对手等战术角度出发采取的应时应势的措施。有的企业甚至仅仅将经济的含义等同于做减法,把经济型商品或服务当做价格战的一种手段,以至于使一些消费者对“经济型”一词产生低价、低质、低档的印象,形成认识误区。

  去年我国汽车新车销量突破1300万辆,一举夺得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的桂冠。而该成绩的取得,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经济型汽车的贡献。然而,经济型汽车作为销量功臣,在市场成长过程中却出现了许多问题,名声似乎并不是太好。从近两年一些汽车市场调查机构公布的我国汽车产品与服务质量的报告看,消费者投诉呈逐年上升趋势,反映较多的问题来自发动机、变速箱、空调系统、轮胎及油耗方面,这些问题在经济型轿车市场最为集中和突出,而且问题还有进一步扩大和严重的苗头。

  按说,在油价居高不下、国家鼓励小排量汽车、消费者日益理性等多重力量作用下,经济型轿车拥有了基数大、市场空间广阔的乐观前景,而在白热化的竞争中,也有一些高性价比的经济型轿车脱颖而出,但是进入到2007年之后,整个经济型汽车市场却开始变得骚动不安和不理性起来,尤其当许多小排量经济型轿车都跌破3万元的门槛,出现所谓的“3万元现象”和“零利润说”,这个市场就成了价格战的重灾区,阴霾笼罩。

  假如真的零利润了,汽车厂商为什么还要往经济型轿车市场扎堆?某汽车销售公司的老总如是回答:不管是零利润还是负利润,厂家的目的主要是做规模效应,提升品牌全系车型的市场占有率,也就是说经济型小排量汽车并非无利可图,减配置和加装饰是主要利润来源,比如,同样的车型与原来相比,不但配置少了,而且很多“无关紧要”的配件都换成了塑料件。这似乎应印证了经济学的一条规律:砍掉成本就是利润。但是对于汽车这个特殊商品,厂家在砍掉成本的时候,若不考虑汽车本身的安全、性能、外型以及品质等元素,不以这些元素为前提,那么砍掉成本的斧头无疑就加到消费者的头上,而这把害人的斧头最终也会架到汽车厂商的脖颈上。

  很显然,一些企业把“经济”二字直接兑换成一个“省”字了。经济虽然意味着一定量的减法,但减去的只能是价格和部分配置,作为安全和性能保证的最基本的品质却无论如何都不能减,这是经济型汽车的存在底线,也是所有经济型商品或服务的底线。经济型之路是宽广的,前途也是光明的,只有坚持质量第一,注重性能品质升级,不断通过风格、个性等多种方式来谋求更多消费者和市场认同的企业,才可能一路走好。

作者:胡立彪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0年07月23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