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是生产、检验出来的,更是体验出来的。青岛啤酒质量的标准不是专家的标准,而是消费者的喜好,消费者是产品的最终检验。”6月21日,在山东省首届省长质量奖获奖企业观摩学习活动闭幕式上,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啤酒”)总裁孙明波向山东省130余家企业负责人介绍了该公司在产品质量控制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2009年度,青岛啤酒实现啤酒销售量591万千升,同比增长9.9%;实现销售收入17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5%;净利润12.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9.2%。青岛啤酒远销美国、日本等62个国家和地区,占中国啤酒出口总额的50%以上,出口额和出口量均占行业第一。目前青岛啤酒品牌价值366.25亿元,居中国啤酒行业首位,跻身世界品牌500强。
青岛啤酒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在孙明波看来,其根本点是始终重视产品质量。对于青岛啤酒产品质量的评价标准,青岛啤酒在产品达到或者超过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的基础上,还有一个更为严格的标准,这就是达到消费者认同的“好喝”二字。目前,青岛啤酒在全国各地包括台湾省,一共有54家工厂,要这些工厂都达到国际或国家标准相对比较容易,但是,要实现达到让消费者感觉到同样好喝这一标准,还是一个需要努力工作去实现的目标。
为了实现让消费者体验到青岛啤酒好喝的这一目标,7年前,青岛啤酒公司就开展了口味一致性的专题研究,希望在全国各地乃至世界范围内生产的青岛啤酒保持口味一致性。为此,该公司成立专门团队,在组织上实现一体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做到从总公司、技术部门等统一制定技术标准、统一采购原材物料,统一配置生产设施,统一培训生产人员,统一进行产品质量评价,形成公司上下对接的质量控制组织架构,保证产品质量受控。同时,还实行严格的工厂周汇报、质量战略目标月回顾制度和技术总监周汇报、公司质量标准战略目标月回顾制度,统一质量战略回顾体系,不断查找差距,不断提升其他各地青岛啤酒企业口味一致性的水平,这是一项长期工作。
可喜的是,目前,青岛啤酒在口味一致性上有了很大突破,特别是在原材料方面,工艺配方、工艺制度的管理,包括人员操作水平的标准,都有了长足的发展。较为明显的是,青岛啤酒已经达到了使用公司统一酵母菌种、采用相同的原料及配方、使用统一标准的酿酒用水,采用相同的酿酒工艺控制,对关键设备进行标配以及推行SOP实现操作统一等环节,这是实现青岛啤酒口味一致性最根本的基础。
孙明波介绍,企业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青岛啤酒建立了包括食品安全战略规划、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安全管理标准、食品安全监测能力、食品安全人员发展在内的完善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实现了食品安全战略规划、体系建设、生产过程、绩效管理、分析改进、再到食品安全战略规划的闭环式质量控制体系,能够通过物料危害控制、生产过程危害控制达到食品安全防护计划。
在青岛啤酒,工艺原则是最高宪法。整个酿造过程,接触啤酒的生产环节全部采用封闭生产,实现全程纯净化酿造;麦芽、啤酒花、酵母筛选、啤酒酿造、装瓶过程中与啤酒接触的所有材料,都要经过品评师品评;从原料到生产、到物流的全过程,都处于ISO9002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国际环境管理体系、HACCP食品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和OHSAS18000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保障之下,青岛啤酒也是中国啤酒行业唯一4大体系同步运行的啤酒公司。青岛啤酒食品安全指标符合美国FDA、欧盟食品安全指令、日本工业标准、联合国食品法典等法律法规要求。
孙明波表示,青岛啤酒是艺术与大自然的结合,用纯净自然的原料和生产工艺,酿造出健康、安全、绿色的产品,满足并超越消费者的期望,让消费者享受畅饮的快乐,是青岛啤酒质量工作追求的永恒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