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产业升级方向已明确,就是两个中心,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接下来就看如何展开。”长期从事长三角研究的华师大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专家沈玉芳面对近日正式发布的长三角区域规划全文,更关注的是规划的落实。
在这位专家的眼里,长三角产业升级必须过好一大关,就是从区域内的“块状经济”向“网状经济”的转型。长三角规划是国内首个跨省市的区域规划,在产业发展与布局上如何冲破地域限制,引人关注。
不少专家都注意到,正式的长三角规划在区域布局上,已从初稿的“一核六带”发展到“一核九带”。一方面扩大了区域的布局视野,一方面又细化了区域分工合作的层级。“这种广而细的特征,贯穿了规划的整体,也为产业分布和升级提供了依据。”有专家这样评价。
此次正式公布的长三角规划,已在国家战略上对长三角作了总体规划安排,产业明确定位为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以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作为“框架”依托,以“一核九带”划出空间格局,为泛长三角合作留出延伸空间。在这样的区域框架内,规划在产业发展与布局上明确,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做强做优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巩固提升农业、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
长三角一体化推进至今,产业结构趋同这个诟病几乎一直如影随形。其背后则是“行政区经济”所带来的地域之间体制机制阻碍。用专家的话说,就是地方利益诉求过强,虽有活力,协调不够,重复建设、过度竞争,浪费的是区域的整体效益和资源。
沈玉芳等专家认为,长三角如要顺利完成产业升级,必须从根本上冲破“块状经济”的束缚,形成层级网状的区域产业形态。“规划是一个方向,不是刚性的法律,关键是落实,要真正找到实现网状经济的途径。”相关专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