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12365投诉举报中心紧贴城市发展定位,在其功能延伸拓展上做出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与探索,朝着咨询服务、申诉处理、提示预警、宣传发动的综合服务平台转变。
当群众在产品质量等方面遇到困惑时,12365工作人员耐心详细解答。如“三鹿奶粉”事件期间,相关奶粉和三聚氰胺问题的咨询电话暴增,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及时准确解答群众疑问,有效消除了老百姓对奶粉市场的恐慌,避免了事态进一步蔓延。
杭州市质监局建立了12365多层次、多渠道的服务系统。从2004年开始,在政务网站建立了12365投诉举报电子信箱,2007年实现了与政府便民热线96345的对接,纳入了96345热线体系,12365中心从原来2个座席增加到了3个,进一步扩大了接入渠道和覆盖面。
杭州12365对消费者的申诉实行“专人专理,一手包办”:商品质量确实有问题的,指导消费者维权,代消费者与厂家、商家沟通,帮他们撑腰;即使不是商品质量问题,或法律法规暂无规定,也尽可能帮消费者解决问题,调解他们与厂商的纠纷,在老百姓心目中真正树立起质监部门“门好进,脸好看,事好办”的良好社会形象。如近期,接到消费者周先生的来电反映,他于4个月前在商店购买了一扇价值1500多元的防盗门,目前铁皮拱起,油漆也有些脱落,打电话给售后部,一直没人来修。接到投诉后,工作人员在售后服务部、周先生之间来回协商,最后,售后服务部同意向厂方要求重新定做一扇门,上门给周先生安装调换。
近年来,杭州市质监稽查部门依托消费者的举报信息,及时发现案件线索,同时阶段性投诉热点开展的产品质量状况分析调查,与行业性、区域性产品质量状况调查结合起来,为稽查工作提供了许多可靠的打假信息来源。如无线网卡是杭州近年来新开拓的执法领域。执法人员在查实无证销售上网卡的举报中,举一反三,经过摸查,发现市场上销售未经认证的无线上网卡的现象很普遍,因此连续几天对全市20多家无线上网卡销售公司和店面进行了检查,发现10家单位销售无证上网卡。
12365对积累的各种信息,加以汇总统计、分析判断,可以发现和掌握产品质量问题,揭示隐藏在其中的前瞻性、规律性的情况,从而更准确地把握市场脉搏,了解市场中某些产品质量的主要症结,使监管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也为本系统编制质量状况报告、制定行政措施、搞好区域整治提供决策参考。
通过在媒体上发布宣传12365公益性小广告,发布消费警示、预警,采用“走进社区,服务百姓”等方式,让人民群众了解、熟悉12365电话职能、熟记12365举报电话号码,指导消费者辨别假冒伪劣产品,鼓励群众大胆揭发和举报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使广大群众成为产品质量的义务监督员。另一方面通过宣传,使群众更了解质监工作,提出开展质量监督和执法打假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