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津沽,夏日明媚,草长莺飞,繁花竞放。为增强党性锻炼,寓学习于实践,在天津检验检疫局的精心安排下,国家质检总局第十四期党校班学员赴天津学习考察。
带着对领袖的景仰,对先烈的崇敬,我们首先来到了平津战役纪念馆。一走进纪念馆前的广场,一座形似利剑的纪念碑直插云霄,巍然屹立,象征着勇往直前、象征着胜利与希望。广场两侧各有一座群雕,那些为新中国诞生而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英雄栩栩如生地刻画在浮雕上,将我们的思绪一下带回那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
阳光下,聂荣臻元帅亲笔题写的“平津战役纪念馆”7个金色大字,流光溢彩,熠熠生辉。整个展馆分为6个厅:序厅、战役决策厅、战役实施厅、人民支前厅、伟大胜利厅、英烈业绩厅,以及多维演示馆。进入序厅,映入眼帘的是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5位领袖的高大铜像,他们步履从容,目光坚毅,透露出为劳苦大众的解放而奋斗的坚定信念;主展馆陈列了2500余件文物,记述了平津战役、新保安围歼战、张家口战役以及北平和平解放等历史事件,客观、公正、全面地反映了平津战役的历史过程;多维演示馆运用声、光、电等高科技与多元化视听手段,生动、逼真地再现了平津战役的历史画面。
凝望着珍贵的历史图片,使我们热血沸腾,当年那场金戈铁马、气吞山河的人民战争画面仿佛又浮现眼前,领袖们的雄才韬略、指挥若定,战士们的冲锋陷阵、英勇顽强,人民大众的踊跃参战、无私奉献,怎不让人油然而生敬意?那些锈迹斑斑的手枪、军刀、发报机,旧皮箱、旧钢笔、旧文稿,地图、圆规、望远镜,是它们成就了一个个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将军,创造了平津战役——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
站在英烈名录墙前,那里齐整地镌刻着近6700个烈士的名字,那是些何等年轻的生命?何等勇敢的青春?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没有留下名字的又何止千万。逝者已亦矣,生者当承续。历史被时光沉淀,静待后人的会晤。平津战役所承载的精神,将一直激励着、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离开纪念馆,我们游览了新天津新风貌,馆内馆外,恍若隔世,昔日残垣断壁的街区,如今已是红墙绿瓦,高楼林立;历经苦难的人民,如今已是欢声笑语、和乐融融。行走于商厦云集的和平路,徜徉在独具特色的五大道,漫步人声鼎沸的古文化街,尝一尝馋人的“狗不理”,听一段传统的天津相声,历史与现代交错,文化与生活渗透,无不彰显着人民的富足安康。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尤其是滨海新区规划建设之后,而今的天津正以大气魄、大视野、大手笔,实现着大变革、大跨越、大发展。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天津,一个古老而年轻的城市,一个共和国的缩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从沿海到沿江,从东部到西部,从农村到城市,改革开放犹如一支如椽巨笔,在中华大地描绘出一幅幅气势恢宏的壮美画卷。共和国不会忘记:是血是肉,打下了昨日的江山;是汗是泪,铸就了今日的辉煌。
让历史告诉未来,民族兴旺,你我同行;中华崛起,匹夫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