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重庆市长寿区召开2010年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安全工作会。会议提出今年长寿区将在镇、村建立农村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并通过帮弱扶强等措施,全面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据了解,长寿区现有62家获得生产许可证的食品生产企业,去年食品抽样检验合格率为91.2%。在偏远地区还有不少“夫妻档”式小生产作坊,存在明显安全生产隐患。
为此,长寿区质监局提出,今年该区将在镇(街道)、村建立食品安全监管员、协管员、信息员队伍的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并制订详细的巡查、回访、定期检验、监督抽查等监管计划,加大对薄弱地带的小食品企业的监管力度,提高全区食品安全生产保障。并在较大的街、镇人口集中的地方为群众宣讲法律法规,提高群众对劣质食品的能力。
此外,该区质监局要求各生产企业建立进货查验制度;生产过程关键点控制制度;出厂检验制度;添加剂使用制度;设备清洗制度;不安全食品召回;从业人员健康检查记录和档案。切实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自觉履行安全生产义务。
据介绍,今年长寿区质监局还将对该区将对现有未获证小食品企业,积极引导其改造生产环境、优化生产设备,提升质量管理水平,促使其尽快获证。获证后,质监局将通过检查、巡查、监督抽查、年度报告审查等具体监管措施,确保企业小获证后规范生产率达100%。
同时,长寿区质监局还将在长寿区内已形成一定规模、内部各项管理制度规范的重点食品企业中,选择一批优秀食品企业,在其食品质量安全得到保障的前提下,采取减少巡查频率、开通服务绿色通道等便利措施,扶持其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