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质量协会用户委员会发布了2010年一季度中国汽车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投诉分析报告。报告显示,汽车购买半年内就出现质量问题的投诉占到一季度总投诉的60%以上,比上季度增加9%。另外,车身附件和电器、发动机的投诉合计占汽车产品质量投诉的近5成,专家指出,新车质量问题开始凸显,汽车生产企业应该关注对供应商和关键部件的质量控制。
据了解,一季度价格在10万~20万元车型的投诉增加明显,且热销车型占大部分,反映的问题主要有车辆易熄火、异响等。投诉车主中,80%左右为首次购车。相比2009年同期,汽车用户因安全隐患和厂家自身生产缺陷予以投诉的增加近15%,说明用户对安全的关注度日益高涨。相比去年同期,一季度合资品牌车型的投诉增加占总投诉的81.2%,进口车投诉略有降低,自主品牌车型的投诉呈现递减占15.8%;汽车产品两年内出现问题的投诉占到总投诉量的90%以上,其中,6个月以内出现问题的投诉占60%以上,相比上季度,增加2.1%,说明半年以内的新车质量依然呈下降趋势。本季度汽车产品近95%的投诉出现在保修里程内,其中,1万公里内出现问题的汽车产品投诉占总投诉量近一半,相比上个季度增加了4.4%,表明新车出现问题的时间在缩短。具体比例:0.5万公里以内占31.5%;0.5~1万公里占15.9%;1~2万公里占20.6%。
另外,一季度综合性投诉所占的比例增加明显,主要是因为车辆短时间内关键性零件出现问题或者故障频繁,屡修不好所造成。其中发动机、离合器、车身附件的投诉明显增加,轮胎、转向系统、变速箱的投诉有所减少。发动机投诉问题主要有油耗大、渗漏、怠速不稳、起动困难、异响等。轮胎系统的投诉有所降低,但品牌覆盖面较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