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江西日报》专栏刊登了一篇题为《标准化助推吉安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的报道,对江西省吉安市质监局积极推动吉安市农业标准化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农业标准化是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重要举措。为加快地方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近年来,吉安市质监局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农产品认证和GAP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工作。目前,吉安市共建立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7个,先后起草制定农业标准41项,初步形成了包括农、林、牧在内涵盖国家、省、市、县四级的塔形农业标准示范区体系;有23个农产品通过了无公害认证,2个农产品通过有机认证,2个项目通过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试点。
据了解,泰和县实施“泰和乌鸡”国家标准后,全县年饲养乌鸡规模突破2000万羽,乌鸡酒、复方口服液等20多个主导产品远销海外;通过实施“美国红提”农业标准,青原区年产美国红提13.5万公斤,年产值1500万元,1万多户农民脱贫致富;永丰县有16个产品获得全国无公害蔬菜产品认证,并被评为全国首批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实践证明,随着农业标准化的深入实施,吉安市农产品品质得到了明显提高,不仅是越来越多的优势农产品走出了国门,而且当地农民也谋求到了一条脱贫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