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春暖花开时,山东省肥城市一年一度的桃花节拉开序幕,作为一个特色的块状农业经济,标准化种植,让肥城的肥桃产业近几年来迅速发展,已成为当地农民的一棵摇钱树。春天花开,全国各地游客结伴而来,踏青赏花;初夏果熟,又拥来一批批采果的游客。桃花开红了桃乡,开旺了财路,开满了农民的钱袋子,这一切都归功于农业标准化的推广实施。
一是标准化推进了产业化发展。为推动肥城桃产业化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肥城市质监局和当地农业部门协作,先后组织制定《无公害肥城桃质量要求》、《无公害肥城桃产地环境条件》、《无公害肥城桃生产技术规程》地方标准3项,其中《无公害肥城桃质量要求》还被批准发布为山东省推荐性地方标准,实现了肥城桃的种植、培育、采摘生产全过程标准化管理。2004年,全市肥城桃种植总面积就达到10万亩,产量达到1亿公斤,产值近1亿元。栽培品种达到80多个。在肥城市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肥城市质监局不懈的努力,在2008年12月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为第六批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按照“统一管理、统一培育和统一销售”模式,肥城桃标准化种植面积将规模迅速扩大,预计到2010年示范区项目通过验收时,标准化无公害肥城桃产量达到1.2亿公斤,加工企业年加工鲜桃8000万公斤,出口鲜桃及加工产品4000万公斤,总产值达到3亿元以上,真正实现肥桃种植的标准化、产业化发展。
二是标准化促进了质量提高。为扎实推进标准化种植管理,确保肥城桃质量,质监局标准化工作人员以多种形式组织开展标准化知识和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深入田间地头,把果园变成“工厂”,把果农变成车间的“工人”,为果农们讲解标准知识。为使示范区农户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标准化工作人员还协同合作社,特别制定了语言通俗的“无公害鲜桃标准化技术明白纸”,从鲜桃育苗、建园、土壤与肥水管理、疏花疏果与套袋到病虫害防治等,整个过程,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图片形式进行“描述”,按相关要求执行操作。同时,还指导当地农业合作社严格按标准要求,加强对种植基地空气、土壤、水源等生产环境的监控,统一规范管理农药、化肥等农资产品,有效地保证了鲜桃的质量。
三是标准化提升了品牌形象。为有效提升肥城桃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效益,质监部门指导合作社,大力加强品牌建设,实施无公害栽培技术,严格标准化管理,加强品种改良,使得鲜桃品质不断提高。近年来,肥城桃曾先后荣获“全国农产品博览会金奖”、“全国林业产品博览会金奖”、“世界园艺博览会大奖”等称号。2007年,“仙乐牌”肥城桃被评为首批山东名牌农(林、水)产品,肥城桃走上了名牌发展道路。
年年桃花映人面,今年桃花格外红,随着肥城桃知名度的提升,今年肥城的桃花节已由往年单一的赏花旅游发展成为“以花为媒”大型经济文化交流盛会,吸引了国内外客商到肥城进行投资洽谈,相信农业标准化的推进会让肥城的桃花开得更加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