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造假造得逼真点儿,不想“用力过猛”反而露出马脚,造假老板万没想到太过齐备的标识标注也能让他栽跟头。3月30日,两吨标识标注太过“完美”的化肥,被河北省内丘县质监局执法人员在农资打假下乡活动中逮个正着。
当天下午,在农资打假下乡执法检查中,4名内丘县质监局稽查人员行至该县官庄镇李田村处时,一辆停靠在路边的农用车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当时车上装着满满一车化肥,四、五个人正在车旁边比划边商量,看着像是卖化肥的,我们就上前询问情况。可一见我们穿着制服,其中的两个人立刻就想开车跑,这就引起了我们的怀疑。”质监执法人员当即拦住两人,在出示了执法证件后对车上的化肥进行了检查。这一车化肥足有两吨多,粗粗看来,包装颇为精致考究,包装袋上清清楚楚印着品名为复混肥料多肽硝酸铵尿素(含硝态氮),总氮含量≥35%,磁力素≥5%,活性钙≥11%,智能钾≥6%,执行标准GB2163-2008,生产许可证XKB-206-03384,成分含量、执行标准、生产许可证号一个都不少。“要是外行人,还真就叫这些详实的标识唬住了,但就是因为标识标注太齐全了才不对。”该局执法人员说。
原来,根据国家强制性标准规定,真品多肽硝酸铵尿素总氮含量应为42%以上,可此批化肥标识标注总氮含量仅为≥35%,显然不应是多肽硝酸铵尿素,仅是一种氮肥。而氮肥又不是列入国家生产许可证管理目录的产品,不可能有生产许可证号。这个证号从何而来呢?八成是冒用他人生产许可证。果然,经执法人员上网查询,此生产许可证号为美国利农国际控股集团科技发展有公司授权河北三利生物化工有限公司使用,而经该公司核实,这批化肥根本不是该厂生产,确是冒用了该厂生产许可证,执法人员当即对该批化肥依法予以封存。目前,内丘县质监局已依法对涉案人员进行了相应处理,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进一步追查货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