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广东省各级农业部门按照广东省委、省政府和农业部的统一部署,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在突出抓好以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为重点的农药质量监管,全面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保障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是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用药水平。各级农业部门结合“3·15”、“科技下乡”等活动,通过新闻媒体、网络、会议、培训班、标语、宣传画、墙报等多种有效形式,广泛深入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药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法律法规,普及科学合理使用农药知识,提高广大农民的质量安全责任意识。针对水稻、蔬菜、柑桔、甘蔗等主要农作物农药使用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省植保总站与先正达(中国)有限公司、江门植保公司等联合举办以水稻、柑桔、蔬菜安全用药为主题的系列巡回培训活动,组织专家深入到镇、村和种植业生产基地,以农药零售商、基地植保员和农民为对象,积极开展农药安全科学使用宣传和培训,推广安全用药知识和技术。据统计,2009年全省共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775场(次),培训人员7万多人次,派发《高毒农药替代和安全科学用药》等宣传资料10多万份,在全省范围内的农资门店张贴农业部第322号公告和第632号公告、《农药安全科学使用》和《如何购买放心农药》宣传挂图6000多份。通过宣传培训,广大农民的法制意识、质量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全省科学用药技术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是创建示范基地,推广安全用药技术。近几年,广东省建立了10个省级的水稻、蔬菜、柑桔(沙田柚)、荔枝(龙眼)和茶叶等主要作物安全用药示范区,示范推广高毒农药替代技术、害虫抗性治理技术以及电子灭蛾灯、性引诱剂和生物农药等,既有效防控了病虫害,又减少了施药次数,降低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了农产品数量和质量,防范了农药中毒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通过示范区的辐射带动,有力推动了当地和全省农药安全使用工作的开展。
三是开展试验示范工作,加快高毒农药替代。广东省早在2005年就开始了高毒农药替代示范试验项目,制订了《广东省高毒农药替代工作方案》,各地积极开展高毒农药替代品种的试验、示范工作,大力推广高毒农药替代产品,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引进和推广了一批防治效果好、对农产品和环境污染少的高毒农药替代品种,高毒农药的使用量连续多年大幅下降。2005-2007年,广东省植保总站在佛山、惠州等10个市建立了省级高毒农药替代示范区,在示范区严格禁止使用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2007-2009年,先后组织开展高效、低毒和低残留的替代高毒农药品种田间配套技术小区和示范试验59个,召开新农药应用技术培训616多期,组织试验现场观摩313场,共培训基层农技人员、种植大户和农药零售门店销售人员共72000多人次。毒死蜱、阿维菌素、吡蚜酮、氯虫苯甲酰胺和氟虫双酰胺等一批高毒农药替代品种的推广使用达3000多万亩次,基本实现了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禁止在农业上使用的目标。
四是开展专项整治,强化高毒农药监管力度。为强化高毒农药监管,按照农业部的统一部署,2007年组织开展甲胺磷5种高毒农药专项整治行动,2008年组织开展农药登记监管年活动,2009-2010年组织开展农药市场监管年活动。在每年的专项整治行动中,我省着重加大农药市场产品质量抽查力度,将抽检重点下移到种植业产品生产基地、乡村农药零售店,重点检测农药产品中是否添加高毒农药成分或其它非登记农药成分,对在农药产品中添加高毒农药成分的违法行为依法进行严厉惩处。2009年,全省共检测农药样品1230个,产品质量合格率约为79%,未检出添加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有效成分的农药产品,违法添加非登记农药或其它高毒农药的现象得以遏制。抽查农药标签近1700个,标签合格率较往年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五是加强农药使用监管,确保用药安全。在农业生产和病虫防治的关键季节,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及时发出病虫情况预测预报,提出科学的防治对策措施,并派出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农产品生产基地、种植大户和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科学合理使用农药。积极推行种植业产品生产基地种植档案和投入品使用记录制度,指导生产基地建立完善生产记录档案和化肥、农药采购、使用记录,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可追溯。去年5-6月,针对我省甘蔗种植区域蔗农习惯使用特丁硫磷防治甘蔗地下害虫的情况,省植保总站会同有关市、县(区)农业部门对甘蔗种植区农药市场进行了专项执法检查,对违规销售、使用特丁硫磷的行为进行严厉查处,收缴了一大批违规生产的特丁硫磷产品。
六是加强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各级农业部门不断加强蔬菜、水果、水稻、茶叶等种植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强化生产源头监管和农药残留超标蔬菜的处理力度,有效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2009年底,全省蔬菜质量安全例行检测共抽取蔬菜样品1770个,合格率为92.4%。海南豇豆事件后,各地定量检测海南瓜、豆类样品363个,销毁不合格瓜、豆9000多公斤。除全省统一的例行监测和专项监督抽查外,各地还在各自辖区内组织开展了种植业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测工作,把对生产基地的抽查监测与对流领域(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的抽查监测结合起来,全省共累计监测样品951794批次,合格率达97.95%。
总体来讲,广东省农药市场监督管理是规范的,全省所有农药经营单位(门店)都建立了购销台账,农药质量合格率和标签合格率逐年稳步提高,广大农民的安全用药意识不断增强,科学合理用药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为加强农药市场监管,彻底消除高毒农药的危害,保障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下一步将重点抓好如下工作:
(一)加强宣传,提高农药科学使用水平。进一步加强农药安全使用和相关法规的宣传培训,通过新闻媒体、网络等形式,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的宣传教育,加大农药安全使用技术的培训,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用药技术水平,增强质量安全责任意识,从生产环节上把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关。
(二)规模生产,提高标准化水平。进一步推进农业生产基地和农民合作组织建设,通过示范基地建设等有效方式大力引导和推进规模化种植,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和农民合作化组织建设,改变小而分散的种植方式,促进我省农业生产向规模化和集约发展,提高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水平。
(三)加强农药监管,保障农药产品质量。继续深入开展农药市场监管年活动,以禁限用高毒农药为重点,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药等违法行为,维护农药市场的正常秩序,保障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四)加大农产品监测力度,确保质量安全。进一步推进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的检测手段和力量,加大农产品质量抽查监测力度,认真做好农产品质量抽检工作,确保进入流通环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