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热的谷物饮料市场终起波澜。维维日前公告称,将原计划投资氨基酸保健饮料的1.535亿投在谷物饮料项目之上,目标年产5万吨,实现年销售收入3.2亿。与此同时,惠尔康谷粒谷力在红豆、玉米、绿豆、燕麦、薏仁莲藕浓浆各子产品的支撑下,去年华南销量翻番,记者又在卖场发现其新推的香芋浓浆产品已然上架,在口味细分上做出新的尝试。
“谷物饮料是典型的小品类大市场。”中国食品商务研究院研究员、精准营销理论专家朱丹蓬表示。而在《谷物饮料》行业标准酝酿多时,今年有望正式出台的背景下,这一细分市场或将迎来各大巨头的全面跟进。
维维放弃氨基酸转投谷物饮料
维维公告显示,由于受技术、市场及氨基酸保健饮料产品国家规定影响,决定变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将原计划投资1.535亿的氨基酸保健饮料项目变更为植物蛋白饮料(谷物类饮料)项目,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5亿、流动资金2850万元。
由于氨基酸保健饮料与植物蛋白饮料的生产工艺较为类似,在设备上也很大程度上有通用性,维维方面表示,前期投建的厂房及采购的设备可以用于植物蛋白饮料项目,项目完成后计划年产燕麦谷物、红豆谷物类等谷物饮料50000吨,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3.2亿,利润总额3642.4万元,税后利润2731.8万,年投资利润率为23.73%,税后投资回收期5.48年。
业内人士张伟(化名)称,但似乎与其牛奶产品天山雪一样,除了最开初红火了一下之后,尚未获得很好的市场反响。“维维的问题是想法很多,容易三心二意,不满足于豆奶产品,在牛奶、谷物饮料甚至酒上都有所涉足,但在新领域的介入上,又不够娃哈哈那样有强大的推动力,所以再新开拓氨基酸保健饮料并非足够明智的决策。”东方艾格饮料分析师陈静亦指,氨基酸饮料从属于功能性饮料,被其他功能性饮料替代的可能性较强,而这一市场目前的竞争已不弱,贸然进入还不如扩大原有产品规模。
中国食品商务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告诉记者,氨基酸饮料给人接近OTC的感觉,属于窄渠道产品,销量有限,而饮料的毛利率势必与规模挂钩,同时还需配置10万级GMP车间。相对来讲,谷类饮料的硬件要求就没那么高,投资门槛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