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片投资的乐土,这是一片创业的乐园。令人心动的区位优势使大丰港成为江苏沿海中部及周边地区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最佳大跳板。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盐城检验检疫局大丰港办事处成立了;为了一个共同的梦想,一群有志的检验检疫青年来到了港口。先进的监管手段,执法时严肃的态度,服务时绽放的笑容,交流时温暖的话语,登轮时流利的英语,外籍船长的连声称赞……构成了他们服务港口的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工作常态:宁可人等船、不让船等人
大丰港距盐城局本部100公里,来回路上需要约3个小时的车程,大丰港办事处是江苏省内检验检疫局距局本部最远的办事处。港口开放3年来,风里浪里的辛苦、加班加点的忙碌已成为盐城局服务港口的工作常态。
目前大丰港办事处仅有正式人员9人、协检验员10人,但该办事处有效推行了“24小时全天候值班制度”,不论周末假日,不管白天黑夜,急事急办、特事特办,风雨无阻。有时船到码头在清晨,该办事处工作人员三四点钟就从盐城的家中出发了,有时船到已是深夜,他们就留宿在目前各项设施还不是很便利的港区,连续几个星期得不到休息是常态,但他们从未延误过船舶及货物检验检疫工作。“宁可人等船、不让船等人”是他们的承诺;想港区之所想,急港区之所急,是他们不变的工作理念。
第一信号:“卫生”、“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建设黄海之滨最宜人居的生态港城是港区追求的目标。当前,大丰港外贸运营的快速增长,重点敏感商品通过大丰港进出境越来越多,呈现了极好的上升势头。但不合格商品、疫情疫病、有毒有害物质传入风险剧增,给检验检疫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与挑战。业务涵盖范围广,人力资源紧张,缺乏经验……面临的困难接踵而至。为此,盐城局以人为本,选调及培养了一批有创新能力的学科带头人、技术骨干和多面手到港口工作,质量得到有效保证:多次截获境外有害生物并有效处置,确保大丰港原生态滩涂不受外来物种侵害;2008年退运装载65只塑料编织袋国家禁止进口的废印刷线路板的“废五金”集装箱,2009年再次整船退运不合格废旧金属;木材检验鉴定已为企业挽回损失50多万美元。面对成绩,盐城检验检疫人没有丝毫的沾沾自喜,他们感到了沉甸甸的责任,大丰港的卫生、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才是他们关注的“第一信号”。
检港合作:“量身定做”特殊服务
2008年下半年以来,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也波及了大丰港,面临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港口的业务开拓更牵动着该局所有工作人员的心,“越是在港区困难的情况下,检验检疫部门越是要有所作为!越是要把对港口、对企业的服务做得更好!”这是盐城局党组的要求,“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寒流’中,帮助港区解决实际困难,才会赋予检港合作新的意义”,这是大丰港办事处主任申于盐的心声。为此,他们向港区企业宣传江苏检验检验局和盐城局促进外贸健康稳定发展的若干措施,了解经营状况、实际困难和需求,采取多项措施帮助企业应对经营困难,让企业在第一时间知晓上级最新出台的产业扶持政策,鼓励用好用足用活检验疫疫优惠政策;及时规范企业经营行为,使企业避免因违反检验检疫规定而增加违法成本;针对企业实际需求提供“量身定做”的特殊监管需求服务,加快通关单签发流转速度,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主动对接:全心全意为沿海大开发
随着江苏沿海开发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盐城局加大对辖区港口的帮扶力度。为配合二期码头开放,该局提前将检验检疫设施与配备要求提交相关部门,加强对新建项目的卫生学预防性监督与指导,并派专人跟踪对接,给下一阶段的港口建设节省检验检疫配套设施成本。为加快港口木业加工贸易园区及检验检疫处理区的建设,该局主要领导多次到港口调研指导建设进度、发展情况、远期规划,还积极参加大丰港木园区、再生资源园区投资说明会,宣传鼓励支持大丰港特色产业的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有效把握了检验检疫服务沿海大开发的主动性,受到港区极大好评。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随着大丰港全面建设国际大港的宏伟规划,将面临更多的新情况、新变化,“当前大丰港发展的良好态势仅仅是一个新起点,我们仍将坚定地从头做起,自始至终不辱使命,为港口的发展繁荣尽责尽职!”面对未来,盐城局副局长于伯华更感到肩负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