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素有“塑料制品王国”的美誉,据统计,2009年台州地区出口塑料制品共计23947批,重量96919.12吨,金额27189.07万美元,批次、重量和金额分别同比增长24.42%、8.78%和2.05%,实现塑料制品出口量值均稳中有升。
然而,2009年初,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台州地区塑料制品出口并不乐观。面对塑料制品出口明显下降的严峻形势,台州检验检疫局坚持把关与服务并举,开展“送服务、促发展”服务经济专项活动,采取多种积极措施努力帮扶企业提升质量,扩大出口: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密切关注塑料行业出口情况。台州局领导多次赴处于不同层次发展阶段的企业调研出口情况,了解各层次企业的实际困难和需求,承诺检验检疫部门与企业共渡经济“寒冬”,为企业送去信心和关怀。
二是搭建交流平台,努力形成“检政协企”合力。召开了由检疫检疫部门、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组成的“检政协企”塑料日用品行业出口工作恳谈会,实现了各方的有效沟通和交流,达成了共识,形成了合力。
三是实施分类管理,稳步推进转变检验监管模式。在对塑料制品生产企业进行全面摸底调查的基础上,对企业实施分类管理,初步实践了由检验向监管的模式转变,进一步明确了检验监管重点,有效提升了检验监管工作效率和效果。
四是搜集技术标准,积极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食品用塑料制品关系到人类健康、安全和环保,而台州地区食品用塑料制品量值占塑料制品整体份额近60%,通过搜集和整理不同塑料材料的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技术标准,指导和帮扶企业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
五是提高检测水平,加强建设科学技术的把关能力。加大对实验室建设的资金、人才和设备投入,以获准筹建食品接触材料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为契机,迅速提升实验室产品检测的广度和精度,提高检测能力和水平,为保证出口食品用塑料制品的质量和安全设立了硬件保障。
六是督促企业苦练内功,确保持续提升产品质量。企业是出口产品质量的第一责任人,通过对塑料生产企业加强源头管理,规范企业日常经营管理,加强企业诚信建设,有效地提升了出口塑料制品品质。2009年,台州塑料制品不合格批次同比减少38.89%。
七是鼓励企业创新,帮扶企业设计开发新产品。台州地区塑料制品“同质化”严重,而台州又是“模具之乡”,具备新产品开发的“天然温床”,台州局通过安排专人对新产品研发过程予以全程指导,积极鼓励和帮助企业加大对新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力度。
通过实施以上7项措施,2009年二、三、四季度台州塑料制品出口量批次环比分别增长33.06%、12.62%和0.71%,金额环比分别增长23%、7.88%和5.09%,实现了台州地区塑料制品出口逆市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