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国外层出不穷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素有“中国出口工具制造基地”和“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之称的金华地区机电、轻纺及农产品出口均不同程度受到冲击。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金华外贸出口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金华检验检疫局围绕“提升监管水平,服务经济发展”这一主线,携手企业迎难而上,内强实力,外重帮扶,倾全力打好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攻坚战,为促进地方外贸发展保增长作出了积极贡献。据了解,2009年,金华辖区外贸出口降幅低于全国11.86个百分点,多个产品保持增长态势。
金华局高度重视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调查研究和应对工作,早在2004年就专门成立了课题组,对辖区内出口商品遭遇到的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情况进行分析研究。2006年,该局组建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工作小组,积极构建由工作小组-专业组-企业联络员三个层次组成的三级网络组织,按商品大类分设各专业组,并从局领导到各处室再到工厂联络员,层层落实责任。2007年,该局制定出台《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管理办法》,明确了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的收集、整理、跟踪、分析研究、评议、发布预警通报及帮助企业应对的办法和途径等,从组织和章法上就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工作建立了长效机制,为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几年来,金华局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工作逐步呈现“两多”特色,即:信息收集渠道多、信息发布方式多。通过检验检疫部门广开渠道发布信息和进行宣传,无论是政府、职能部门,还是行业协会、企业,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认知程度在逐年提高,应对工作的触角在不断延伸。
面对近几年来主要贸易国家频繁出台的技术性贸易措施,辖区内大多数企业起初都不知如何应对,金华局及时采取多项措施进行帮扶,各类产品相继冲破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束缚,外贸出口取得明显增长。
金华火腿是金华传统特色产品,而金华市火腿厂是全国唯一通过新加坡农粮与兽医局(AVA)考核并获得出口新加坡火腿注册的企业。自2007年1月金华火腿被暂停出口后,金华局加大力度帮助企业整改,一方面根据AVA规定,严格控制火腿原料,帮助联系定点屠宰场和饲养场,建立源头溯源、兽药残留和理化指标控制等项制度,保证原料的卫生和安全;另一方面指导企业从人员设置、实验室检测等方面进行规范,完善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并在每只出口火腿上加盖标识标记代号,确保每个产品都能追溯到源头。同时,帮助企业进行硬件设施改造,新建出口火腿生产线,使火腿加工生产完全在室内进行,提高了火腿产品的安全卫生控制水平。2008年底,经考核批准,金华市火腿厂成功恢复对新加坡出口火腿。
受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影响,2008年以来我国鲜香菇出口总量有较大幅度下降,但金华鲜香菇出口仍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在增长,占全国出口鲜香菇总量的53.98%,成为全国出口鲜香菇大市。更可喜的是,金华局辖区出口鲜香菇未出现一起因品质、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造成的国外通报,这得益于金华局采取的一系列应对措施。一是积极引导企业做好产品出口的结构性调整,实现贸易国家多元化;二是强化基地建设,实现源头管理,形成“公司+基地”的发展模式,有效控制原料质量;三是全方位落实残留监控,加强生产投入品管理,保证鲜香菇的安全卫生;四是大力推行企业诚信申报和溯源管理,提高企业自律意识;五是指导企业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提高自检自控能力。
中国出口全地形车最集中的产区在金华,全地形车是金华地区出口的大宗新兴机电类产品,近年来主要出口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2008年8月14日,美国出台《2008消费品安全改进法案》,确定对全地形车实行新要求并禁止三轮全地形车的进口和销售,并要求于2009年4月13日开始全面实施美国国家强制性标准ANSI/SVI?鄄A1-2007。面对辖区内出口美国全地形车遭遇全线封杀,金华局迅速行动,主动研究新标准,利用网络、报纸、电视等多种媒体第一时间宣传美国新法案、新标准,组织企业对美出口策略研讨会,及时向上级部门和当地政府汇报,制定应对措施,发挥技术优势指导企业利用过渡期改进产品;积极与中国全地形车技术联盟等沟通,策划并促成国际非道路车辆制造商协会于2009年2月10日在美国成立;该局多次举办培训班,为企业讲解EEC、CE、DOT、EPA认证知识,帮助企业以高效率、低成本获得国际质量通行证;通过全地形车监管示范区建设,帮助企业整体提升质量安全保证水平。经多方努力,目前金华辖区内已有9家企业获得准入资格,恢复对美正常出口。
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工作任重而道远,金华局将继续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为金华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