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涪陵检验检疫局主动协调、联合地方政府,以“六个到位”认真履行监管服务职责,增强企业主体责任意识,助企业保质量保安全保增长渡难关。该局党组不断强化质量安全监管意识。采用党组会议、局务会议,职工大会等多种形式强化意识,提高认识,重点把握国务院、国家质检总局和重庆检验检疫局的总体要求,结合涪陵局实际,开展执法宣传、进出口商品质量提升、有效跟进服务企业等8项重大活动,有效实施进出口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有序开展分类检验监管、召开出口食品安全研讨会、提升行政执法工作质量管理和提升检验检疫实力等22项重点工作。
宣传到位。2009年,涪陵局积极宣传《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帮助企业树立质量安全第一责任意识,并落实到实践中。该局党组成员深入进出口企业进行质量安全宣传和调研,检验检疫人员利用检验检测监管机会强化宣传,编发《出口食品安全快讯》赠送企业,利用简报、信息和各种媒体加强质量安全宣传,召开检验检疫人员和出口企业《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知识竞赛,举行了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会,召开质量安全座谈会、出口食品安全研讨会,营造质量安全发展战略和舆论氛围。探讨完善检政、检企协作机制,积极思考大质量安全概念。
实力到位。涪陵局积极加强实验室建设,2008年底投资近100万元,配置了GC-MS、C.S、ICP-MS等检测仪器,共34台套。调整充实检测人员、推行技术负责人制,健全和有效运行ISO/IEC17025导则,开展了测量审核、测量不确定度评定、能力验证和检测数据分析等工作。通过了CNAS认证认可二合一首次监督审核,进一步提高了综合实验室行政执法技术保障实力。
督察到位。该局认真开展检验检疫工作质量检查、月目标考核。对ISO9001综合行政管理体系内审、管理评审和监督审核中发现的问题点和不符合项,制定了纠正和预防措施,对加强自身建设分析检查出的26个整改项目采取36条整改措施,跟踪和验证整改落实到位。对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开展日常监测,严控内部差错;开展定期监测,识别改进机会,提高工作质量;强化回顾性监测,力求工作零差错。检验检疫证单内部差错率1.85%,出局差错率0.31‰,证单时限符合率99.75%。同时加强对报检员的管理,对13名报检员的18项差错实施了记录和扣分,督促改进和提高报检工作质量。
监管到位。涪陵局制定了《出口农产品检验监管手册》和《出口工业产品监管手册》,强化出口企业的全过程监管。把所有服务对象纳入信用管理系统,在首次信用管理等级评定和周期评定中,11家企业确定为B级信用等级,96家企业保持为C级。对42家企业的15个条目进行了2~8分的扣减。制定了《出口工业产品企业分类管理作业指导书》,对出口工业品生产企业有序开展新的分类管理,对22家企业的12种产品进行评定。持续对9家出口电解锰和纺织品企业实施过程监督检验模式。对出口玩具企业采取“原料监控+过程监管+成品检验”的全过程检验监管。
重点工作到位。该局持续开展为期两年的进出口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持续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建立和实施了“登记备案,动态管理,集中报检,合格使用,单独存放,验证确认,分批核销”的食品添加剂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加强出口动植物源性食品质量安全监测。2009年该局抽取植物残留样品共15个品种178个样本,监测2358个指标;动物残留样品8个品种93个样本,监测322个指标。着重从原料至成品全过程控制,实现出口食品无被国外通报,无退货索赔和无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的“三无”目标。
服务到位。该局树立“履行职责、服务先行”和“外贸企业兴、检验检疫荣”的工作理念,持续完善和落实促进辖区(县)对外开放的10条举措,免费为企业培训检测、报检、生产和管理人员,送法、技术和信息到企业,帮助企业建立健全质量和安全管理体系、食品防护计划,继续做好欧盟REACH法规、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等重大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应对工作。
据统计,2009年,涪陵局检验检疫进出境货值2.80亿美元。其中出口食品农产品全年检验检疫943批、重量16103吨、货值2490.79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2.5%、2.1%、49.3%。检验进口成套设备38批次、848件数、货物总值1.5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37.5%、133%和345.20%。出口产品无退货索赔事件,出口企业未上黑名单。进口产品出具索赔证书4份,成功索赔金额20余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