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震救灾与灾后重建的伟大战斗中,全国质检系统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质检总局的号召,举全系统之力,以鲜明的态度和扎实的行动,无私援助、倾情奉献,奏响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时代强音,诠释了全国质检“一盘棋、一家人”的大质量观,齐心协力帮助四川质监系统获得了灾后重建的明显成效,万众一心取得了抗震救灾的阶段性胜利。灾区人民心怀感恩,四川质监永远铭记!
灾后恢复重建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核心在人才,关键在干部。为此,全国质检系统在支持四川质监1亿元重建资金,加大政策倾斜,提供大量物资和技术装备等硬件基础的同时,也加强了人才队伍建设“软件”援助,在派出技术人才奔赴灾区抗震救灾与传授技能经验的同时,18个省、市质监局派遣优秀干部到四川18个重灾县、市进行对口援建,广东、江苏、浙江、上海、福建、辽宁、北京等省、市局还敞开胸怀,热情接纳四川灾区质监干部去挂职培训、跟班学习,掀起了一场大培训、大支援、大提高的热潮,一次次演绎了“危难之际显真情,天下质检一家亲”的感人壮歌。
最近,山东省质监系统又以他们的大情大义,盛情接纳了25名四川省灾区质监系统干部到山东挂职锻炼,在智力支援与人才培训方面给予了四川省质监系统以极大支持,再次彰显了山东质监人博大的胸怀与高尚的情操,为四川质监系统树立了一个学习的好榜样。
抗震救灾大爱情深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灾情时刻牵动着山东质监人的心,丛大鸣局长更是心急如焚。为支援四川抗震救灾,山东局积极响应总局号召,迅速派出18名干部组成技术服务队千里驰援,昼夜兼程赶赴四川绵阳灾区,与灾区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参加了长期而艰苦的抗震救灾大会战。
与此同时,后方的同志们也在拼搏苦干,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支援着四川的抗震救灾。汶川地震后,山东省质监系统1.3万名干部职工情系灾民、心系灾区,踊跃捐款捐物支援四川,在短时间内就募集了200多万元善款汇往四川灾区。山东局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对救灾物资的质量追溯监管,确保了运往灾区的救灾物资质量安全。山东省质监人还齐心协力、精心监管,确保了山东省支援绵阳的近3万套活动板房保质保量完成,让灾区群众早日住上了安置房。
大灾过后,百废待兴。为帮助四川省质监系统从灾难废墟中站立起来,山东省质监系统积极响应党中央和国家质检总局对口援建号召,又全力以赴地投入到灾后援建工作中,并响亮提出了“将北川作为山东的一个县局来建设”的口号。这坚决鲜明的态度、义薄云天的豪情,给震后正遭受着极大痛苦的四川质监人带来了莫大的安慰与鼓励。
为了将支援北川县局灾后重建工作落到实处,山东省局党组经过多次研究,制定了较为完备的援建计划。去年10月15日,丛大鸣局长又亲自率领省局相关处室和烟台、济南等市局领导一行10余人,带着山东省质监系统1.3万名干部职工的深情厚谊,赶赴四川省北川县质监局,亲切慰问受灾的干部职工,送来了灾区质监急需的两台工作用车、6台电脑及打印设备、一整套质监信息化监管设施和15万元现金等,总价值达110万元。
2009年12月12日,山东省质监局副局长谷源强、张健一行又带着山东质监系统全体干部职工的牵挂,来到四川考察灾后重建工作,为四川灾区质监系统送来了100万元援建款,并风尘仆仆地赶赴北川,慰问北川质监局受灾职工,实地考察对口援建的北川质监局办公楼重建工作情况。谷源强再次代表山东质监人表示,川鲁质监一家亲,山东省质监系统一定按照总局的号召和要求,加大对口支援力度,尽力完成好援建北川质监局的任务,要把北川质监局作为山东局的一个县级局来打造,力争建成一流的基层质监局。
山东质监亲人的关爱支持,极大地鼓舞了北川质监局干部职工,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牢记山东质监人的深情厚意,克服困难,尽职履责,加快重建工作进度,以出色的成绩向山东恩人作出满意的汇报。
人才支援尽心尽力
灾后重建,干部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山东局对口援建的北川局是四川省质监系统在地震中损失最惨重的一个县局,除了办公楼先是整体垮塌、后又被洪水冲得无影无踪外,全局不到10人就有3名同志牺牲、多名同志受伤,每一位同志都有亲人遇难。所以,在繁重的灾后重建中,干部人才的需求对北川县局来说最为迫切。
为此,山东局想灾区所想、急北川所急,积极响应国家质检总局关于选派干部对口支援四川省质监局的号召。本来总局要求一个省市派一名援建干部,但山东局却自加重担,选派了高博、梁喜奉两名优秀干部到北川局进行半年的挂职援建。丛大鸣局长亲自将两名干部送到了北川局,临走时还一再叮咛:“这里就是你们的第二故乡,一定要把援建工作做好!”在高博、梁喜奉完成任务返回山东后,山东局又派出了优秀干部张建华继续援建。目前,张建华还奋战在北川灾区。
“有张床睡觉就可以,吃饭能填饱肚子就行了。”山东挂职援建干部们婉言谢绝了许多周到的安排,坚持与当地质监同志们一起同甘共苦,很快融入了灾后重建的洪流之中。高博、梁喜奉、张建华3名同志政治思想素质好、作风优良、吃苦耐劳,具有很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和业务素质,基层工作经验丰富。他们的到来,为北川质监局注入了新鲜血液,带来了强劲的动力。到达灾区质监部门后,他们克服条件艰苦、余震危险、水土不服、语言障碍等困难,喊出了“在救灾中出把力,在重建中尽职责,在四川与援建单位之间建立桥梁和纽带”、“生活低标准、援建高质量”和“感动不如行动”的誓言,与灾区的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呼吸共命运,为四川质监恢复重建争取支援、建言献策,充分展示了援建干部的高尚品德与优秀素质。
在灾区,他们除了身先士卒当好战斗员,还在分管工作中锐意进取、大胆创新,在思维理念、方法手段、机制体制、发展规划等方面给灾区质监系统提出了许多合理化建议,为四川质监事业发展出谋划策。与此同时,他们将灾区人民当亲人,全心全意为他们服务,千方百计为他们排忧解难。当地一名消费者购买的工程车出现质量问题,梁喜奉、高博积极帮助他挽回了21万元的经济损失,消费者向他们赠送了“山东质监爱心无限 为民维权恩情永记”的锦旗;而张建华到灾区不久,就为一起灾民建房水泥质量纠纷八方奔走,终于从省外一家水泥生产厂为灾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20多万元,万分感激的群众在送来的锦旗上写上了“秉公执法 廉洁为民”。
“山东师傅”胸怀宽广
地处齐鲁大地的山东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也是改革开放的前沿。近年来,山东省质监系统在思想观念、管理水平、经验成果等多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按四川省局局长刘云夏的话说:“山东质监局在全国质监系统‘块头大’、‘个子高’,发展快、亮点多,‘质监高地’令人神往,值得四川局反复学习、反复借鉴。”
为学习山东经验、推动灾后重建,四川质监人利用每一个机会向山东老大哥学习讨教。为学习得更系统、更全面,2009年秋,刘云夏局长代表四川省局向山东省局提出了派出干部到山东挂职学习的想法,立即得到了丛大鸣局长和山东省局同志们的热情接纳与欢迎。2009年11月4日,来自四川地震灾区质监系统的25名干部在刘云夏局长的亲自带领下,踏上感恩之旅、学习之旅,远赴山东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挂职锻炼。这是继此前四川省局先后选派干部分赴广东、浙江、江苏、上海、福建、辽宁、北京等发达省份挂职锻炼之后,再次成建制地选派干部到先进省份学习培训,是四川省局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促进灾后重建的重大举措,也是山东省局支援灾后重建的再次奉献。
山东省各级质监局对这次挂职锻炼高度重视,丛大鸣局长和省局领导亲自安排部署,并划拨专项经费,对四川质监干部小细节关照、全方位支持。到达第一天,丛大鸣局长亲自主持召开了隆重的欢迎会,给他们介绍山东省情和质监工作情况,使来自四川灾区的质监干部真正体会到了“天下质监一家亲”的深厚情谊。
为保障搞好挂职锻炼,山东局将四川干部们安排到山东最发达、质监工作最先进的济南、烟台、青岛、潍坊、淄博、济宁等8个市县局挂职,各市县局不仅专门为挂职干部安排了单独的办公室和宿舍,许多局还新购置了电脑和热水器,以方便挂职干部的学习与生活。
山东省各级质监部门除了在生活上体贴入微,问寒问暖,在工作上更是精心安排、言传身教,帮助挂职锻炼干部制订学习工作计划,把他们当成自己人一样交任务、压担子,确保他们有职有权,锻炼到位。这期间,“山东师傅”们在提供信息、传授经验、查阅资料等方面都是倾囊相助,只要觉得能够对挂职锻炼干部学习有帮助的都毫无保留地提供出来。在个别交流、座谈讨论方面,各地局领导和每个科室随时接受挂职锻炼干部的咨询,不厌其烦;在业务工作方面,主动邀请他们参加相关工作会,带他们下企业、到基层。山东老大哥的热情关照,就像涌动的春潮,让挂职锻炼干部在冰天雪地的季节里感受到暖暖的春意,充分体会了质监大家庭的温暖。
求取真经成果丰硕
到山东挂职学习,机会难得、时间宝贵,因此,四川的挂职锻炼干部们十分珍惜在山东的每一天,如饥似渴地学习吸收山东质监人的好经验、好方法。
为了加强组织领导,25名四川挂职干部成立了党支部,分成3个小组,每个组确定了组长和信息员,并建立了“赴鲁挂职干部QQ群”交流平台,经常组织活动,总结交流各地的学习经验,将大家的心紧紧地拧在一起,形成了团结战斗的整体,充分展示了四川质监的良好形象,得到了山东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与此同时,他们对挂职锻炼进行了周密安排,将挂职锻炼时间大致分为“查找资料、调查走访、总结提高”3个阶段,并明确了每个阶段的主要任务,要求每位挂职同志迅速转变角色、摆正位置、甘当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上高标准、严要求,主动融入、充分介入,建立良好的工作与人脉关系。每位挂职干部在挂职单位领导的指导下,拟定了挂职学习计划,制定了学习时间安排表,明确了每天的学习任务,采取“查、问、听、访”的方式,积极参加挂职单位工作会议,组织开展座谈讨论,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广泛收集各方面的资料,及时报送工作信息,建立起了上下联动、各级互动的挂职交流学习形式。
在挂职锻炼中,他们始终坚持“三个结合”,保证学有所获、学有所成。一是理论学习与业务学习相结合,积极参加挂职单位组织开展的各项学习活动,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二是座谈讨论和个别交流相结合,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座谈会,安排时间与单位领导和业务骨干进行交流,听取他们的经验介绍;三是查找资料与调查走访相结合,通过网络、档案等多种渠道查找所在单位的工作亮点,收集整理资料,通过下基层,到企业走访学习监管方式。
“一流师傅”传帮带,求取真经结硕果。在为期一个月的挂职锻炼中,在山东省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帮助下,他们周密计划、虚心求教、调查研究、对照检查,制订学习工作计划25份,召开各种类型的座谈会120余个,开展个别交流500余人次,参加各种工作会议60余个,走访企业100余家,报送信息或心得体会100余篇,撰写论文或调研文章25篇,工作总结25份。在学习山东质监系统品牌创建助推经济发展、区域监管增强有效性、“双基建设”夯实工作基础、质监文化打造精神家园、标准战略抢先话语权、技术支撑提供有力保障等方面,都学到了真经,圆满完成了学习的各项任务。
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挂职锻炼,拓展了视野,启发了思维,找到了差距,增强了紧迫感,坚定了加快发展的信心!
携手共进扬帆远航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山东地处沿海,四川远在内陆,但丛大鸣局长和刘云夏局长都认为,山东与四川有一种天然的缘份。两省文化悠久、人口相当、经济相似,20年前还是经济发展“对手赛”的伙伴。而如今,当两位局长的双手再次热烈地紧握在一起时,两省质监系统开启了合作互助、携手共进的新篇章。
的确,山东与四川质监系统虽然天各一方,但近年来都是亮点频闪、各有千秋,在四川省局怀着感恩之情虚心向山东老大哥学习的同时,山东质监人也虚怀若谷,不断吸纳四川局的优点与长项。丛大鸣局长多次表示:别的不说,四川质监系统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和艰苦奋斗、创新有为的作风,就值得山东质监人认真学习。为此,去年丛大鸣局长一行到四川时,与四川省局刘云夏局长等领导进行了广泛的磋商交流,就下一步加大灾后重建支持、加强两省质监部门之间的合作互助、共谋发展等形成了共识,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与思路。最近,两省一些市县质监局也加强了交流互动,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决心在工作合作、人才培训、经验交流、信息共享、服务经济等方面联系更加紧密,合作再上台阶。当世界第一个汽车压缩天然气专用装置检测线和检测标准在四川绵阳市诞生后,淄博市政府与质监局等相关单位负责人还组成考察团,专门到绵阳市考察取经。
山东、四川共携手,质监兄弟情更浓。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两省质监人的合作会日益深入,友谊会更加深厚,在质监事业的征途中一定会齐头并进、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