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检验检疫局切实改进作风,创新服务举措,扎实开展“百千万亿服务工程”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效。截至今年11月底,全省系统共跟进服务156项重点工程、重点帮扶1724家中小企业、为17151家企业送法上门、减收各类检验检疫费用12217.25万元。
为增强服务企业的针对性,江苏局领导班子成员和各地分支机构负责人,纷纷带领有关部门先后走访39个地方政府部门、3130多家重点企业,召开238次座谈会,发放6400多份调查问卷,广泛听取对检验检疫工作的意见和要求,确定将保出口,促转型,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作为服务地方重大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点,主动与地方政府建立紧密联系机制,针对沿江、沿海开发等重大发展战略,研究制定配套服务措施。在连云港不断加强与沿陇海线检验检疫机构的协作,创设快捷、便利的货物通关环境,提升连云港港口的辐射功能。在盐城提前介入大丰港二、三期码头的建设,大力扶持“特色产业港”的培育与发展。同时,全省系统积极通过送技术、送信息、送对策,帮助企业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生产硬件设施和经营管理模式,着力提升江苏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积极帮扶无锡金维多油脂、超科食品等公司摆脱三聚氰胺事件给出口乳制品行业带来的影响,指导企业从原材料进厂、生产过程、成品检测等环节强化质量控制,奶制品出口量一路攀升。今年4月,由检验检疫部门牵头组织全省10个地区的中小纺织服装企业负责人,赴江苏舜天、常州晨风等出口骨干企业观摩交流,共同探讨国际金融危机形势下如何调整产品结构、开拓新兴市场,帮助企业提振信心,共渡难关,深受企业欢迎。
改革检验检疫监管模式,全力帮助企业减负增效,是江苏局开展“三走进、三服务”,推动科学发展的又一举措。该局对全省373家工业产品出口一类企业,通过认可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报告等方式,降低产品型式试验、周期检验检测频次,缩短检验检测时限,让企业充分享受分类管理的便利待遇。并出台了进出口货物减免收费的优惠政策,对出口免验产品、型式试验产品、加工贸易产品、今年新纳入法定检验的商品,以及活畜禽、水生动物和其他农产品、出口纺织服装产品等减免收费。截至10月底,全省系统共减收各类检验检疫费用12217.25万元。还通过采取“绿色通道”、“直通放行”等便捷通关模式,大大加快企业产品的通关速度,降低了企业的成本。截至目前,全省实施绿色通道的出口企业总数已达到了483家。
运用多种形式向企业提供技术法规和信息服务。共组织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宣传活动400多场次,培训162场次、近万人次,发放宣传画册两万多份,免费制发《国外技术法规实用指南》两万册,帮扶近一万家企业建立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多品种、全方位地打造区域品牌。目前,全省已建成7家出口产业集聚监管示范区、25个出口食品质量安全示范基地和示范区、21个出口农产品示范基地和示范区,有力地推动了全省外向型经济的平稳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