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流企业做产品、三流企业卖技术、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定标准。”今年以来,这句话在义乌的企业间开始渐渐流行。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小商品制造企业开始进入掌握标准话语权的行列。
义乌市质监部门昨天公布了一组有关该市实施标准化战略工作的数据,非常能够说明问题。截至目前,义乌企业参与各类标准化活动共48项,今年参与制定的标准超过以往十年的总和。
义乌市质监局局长方志明告诉记者,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以及技术发展和创新的深刻变化,决定未来国际竞争成败的关键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土地、资本、劳动力等有形资本,而取决于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创新能力,取决于将技术转化为标准从而取得经济收益的能力。当前,义乌制造业已经从仿造阶段和改造阶段步入创造阶段,自主创新能力日益增强,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但是在全球化大生产格局中,这些小商品生产企业单体规模偏小,缺乏研发、品牌、核心技术和技术标准,产品国际竞争力偏弱。因此,实施标准化战略,通过“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的模式,组织和引导企业加强技术标准的研制,促进自主创新与技术创新的融合,抢占产业制高点,就成了义乌企业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今年以来,由义乌本地企业主导起草的奶嘴、塑料奶瓶、聚丙烯饮用吸管三项国家标准已报到国家标准化委员会,一旦批准发布,将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另外有13家企业或技术机构参与的26项国家标准正在制定过程中,另由义乌7家企业参与的19项行业标准也正在有条不紊地发开展。
如担任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针织品分技术委员会袜子工作组组长单位的浪莎针织有限公司,由于标准化工作成绩突出,被授予浙江省标准创新型企业,今年又承担了《袜子表面疵点彩色样照》等10项国家、行业标准制定任务。其他各个行业协会也积极开展了标准化活动,制定了一系列联盟标准、协会标准,为联盟企业实现产业升级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义乌市双童日用品有限公司参与了吸管行业协会标准的制定后,在包装上打上“协会标准制定单位”的字样,销售额明显比没有参与之前好了很多,市场占有量上升了,产品竞争力也上去了。今年,双童又以第一起草人的身份参与了吸管国家标准的制定。标准,无形之中向消费者展示了该产品的质量与实力。
这样的例子在义乌有很多。企业有了自觉的标准化意识后,更能准确地瞄准国际市场,通过消化吸收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提升了企业应对和消除国际贸易技术壁垒的能力,促进企业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和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