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国家食药局)在对人用狂犬病疫苗进行监督检查中发现,江苏延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延申)和河北福尔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北福尔)2008年7月至10月期间生产的7个批次人用狂犬病疫苗质量存在问题。问题疫苗共生产25万人份,销售21万余人份,已全部使用。
如果说年初发生的大连金港造假疫苗事件让人们依然心有余悸,那么接踵而至的江苏、河北两家企业出现的人用问题狂犬病疫苗,则再一次向世人敲响了质量的警钟。
高标准下的低操作行业
狂犬病俗称疯狗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是迄今为止人类唯一病死率高达100%的急性传染病。据了解,1950年至2008年,我国共报告狂犬病死亡数119983人,近年的年报告狂犬病死亡人数均在2400人以上,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2位,死亡数位于我国各类传染病的前3位。近年来,我国每年狂犬病疫苗使用量均在1500万人份以上,还常常供不应求。
“疫苗的有效成分低于国家标准,保护率可能因此降低,接种者可能因得不到有效保护而患上狂犬病。”针对日前出现的问题疫苗,国家食药局新闻发言人颜江瑛12月8日在新闻发布会上如是说。
面对如此致命的传染疾病、巨大的市场需求,以及不止一次出现的未达到国家标准的问题产品,狂犬疫苗的国家标准一时间成为消费者们关注的焦点。今年年初,国家食药局出台了一系列人用狂犬疫苗的相关标准。
新标准比原先的标准有了大幅提高。据了解,过去的狂犬疫苗是添加佐剂的,佐剂有增强疫苗产生保护的作用。但是后来发现添加佐剂的疫苗产生保护作用的时间比较长,所以国家取消了佐剂。为了更好地加强人用狂犬病疫苗的质量管理,2005年,国家食药局把狂犬疫苗纳入批签发的行列,这是非计划免疫疫苗中的首例。随后,人用狂犬病疫苗的标准也由1.3个国际单位,提高到2.5个国际单位。在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新的国家药典对狂犬病疫苗的宿主蛋白提出了更高要求。
国家标准的提高,无疑对狂犬疫苗产品本身的质量安全有了更高的要求,可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市场上到底有多少家生产狂犬病疫苗的企业达到了调整后的国家标准?一位疫苗生产企业的业内人士表示:“在取消佐剂和提高标准之后,中国狂犬疫苗的生产工艺跟不上国家的要求步伐。病毒的培养工艺、病毒的培养条件以及毒株本身的不同,导致病毒表达率不高,加上下游的纯化技术不过关,达不到国家的质量要求。目前绝大多数企业都无法达到这一目标。”
事实上,发生在今年年初的大连金港非法添加佐剂,以及如今的江苏延申和河北福尔两家公司问题疫苗的出现恰恰证实了这点。据被称为我国疫苗产业化领跑者的辽宁成大股份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一直以来,制约我国人用狂犬病疫苗质量提升的关键就是技术工艺落后,开放式环境下手工操作产量低,受温度、湿度等环境影响大。
难监管后的不安全隐患
“所有疫苗监管中,狂犬病疫苗的监管是难度最大的。”国家食药局副局长吴浈指出。吴浈认为原因在于:一是市场需求量大,造假情况时有发生。在西南、华南等狂犬病高发地区,疫苗常常供不应求,因此假疫苗时常混迹其中。二是狂犬病疫苗生产工艺复杂,产品质量稳定性差。疫苗有效期短,只有一年。受外界温度影响,如果不在2~8摄氏度保存,抗原活性就呈递减状态,有些狂犬病疫苗在有效期内,其药效可能达不到标准要求。三是按照WHO推荐的中国药典收载的标准检测方法,检测疫苗合格与否的时间长达两个月,检测试验结果波动大。当检测结果出来时,市场销售的药品往往已经用完。
据了解,2004年7月国家食药局发布的《生物制品批签发管理办法》中规定,国家对疫苗类制品每批制品出厂上市或者进口时实行强制性检验、审核制度,检验不合格或者审核不被批准者不得上市或者进口。那么,为什么这批问题疫苗会流入市场?
根据中检所出具的相关报告,江苏延申和河北福尔的7个批次狂犬病疫苗因为产品的效价测定未达到国家标准,据此判定上述两家企业的狂犬病疫苗存在质量问题。所谓效价,是指产品达到其目的作用的预期效能,它是根据该产品的某些特性,通过适宜的定量实验方法测定的。
而事实上,作为疫苗上市前的最后一道质量关批签发程序,也可能出现无法体现效价高低的问题。国家食药局新闻发言人颜江瑛曾表示:“出现效价低的原因很多,生产、储存、运输等环节都可能导致效价低。”据了解,目前批签发的检测一般需要两个月左右的时间,而加之疫苗保存和运输的要求又比较高,在这个时间过程中,也增加了疫苗发生质变的可能性。
一方面狂犬病疫苗具有种种复杂的特性,另一方面现实监管存在种种难度,这使得一些不法商家能够利用“复杂的特性”大做文章。比如他们深知即便狂犬病发作,也不一定是疫苗的问题,所以就敢肆意在生产环节偷工减料,以降低成本。
据了解,虽然我国国产疫苗和进口疫苗的质量标准都是一样的,相关疾控专家也认为,不管是进口疫苗还是国产疫苗,只要疫苗从正规渠道获得并在有效期内使用,疫苗的效果是一样的,但是,记者在走访一些防疫站咨询相关接种事宜时发现,不少人倾向于选择接种进口疫苗,他们的理由是虽然价格有点贵,但是质量比较稳定。防疫站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尤其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接种进口疫苗的人有所增多。
目前,我国正在组织开展狂犬病疫苗病毒抗原检测方法的研究,以缩短检测时间,提高检测效率,以便及时发现不合格疫苗。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我国,公众对狂犬病疫苗的认识还存在误区。遏制狂犬病高发势头,当务之急要从源头上控制犬的数量,提高犬的免疫接种比率。如果犬已免疫接种,人是不用接种狂犬病疫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