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浓酱兼香型白酒国家标准》(GB/T23547—2009)正式开始实施。
这部以湖北白云边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为蓝本,以白云边公司为第一起草单位,以白云边常务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熊小毛为起草人的《浓酱兼香型白酒国家标准》的正式出台,除了让以生产兼香型产品的白酒企业有了“正式身份”外,更重要的是,在兼香型白酒领域内或将催生出新的领军企业。
从行业标准到国家标准
在酒界泰斗秦含章编著的《国产白酒的工艺技术和实验方法》一书中有这样的记录:我国确定白酒香型的基本原则是根据酒的“代表性”、“优质性”、“典型性”而确定的。“典型性”是指酒的主体成分和感官香味反映的协调和统一,而且在时间上做到反复重视,基本上稳定不变。在1979年第三次全国评酒会上确定了清、浓、酱、米、其他香型五大类型。
那时,兼香、芝麻香等“小香型”都划归在其他香型之列。
直到1991年10月,“白云边”酒以其“芳香优雅,酱浓协调,绵厚甜爽,圆润怡长”的独特风格,继酱、浓、清、米四大传统香型之后,被国家轻工部确定为全国浓酱兼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
2001年11月,以白云边公司企业标准为蓝本的浓酱兼香型白酒行业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发布,2002年5月起正式实施。
此举在业界被认为是浓酱兼香型白酒由“行业标准”向“国家级标准”的升级,为国内浓酱兼香型白酒生产企业带来广阔而美好的发展前景。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首席研究员陈晨认为,《浓酱兼香型白酒国家标准》的实施不仅对浓酱兼香型白酒企业有利,对浓酱兼香型白酒行业今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对整个国内白酒行业的的发展也是一个转折点。目前,兼香型白酒的市场规模正在不断扩大,这表明兼香型白酒的市场前景广阔,国家标准的出台将成为兼香型白酒发展的助推器。
白酒行业是我国食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香型上看,有清香型、浓香型、酱香型、凤香型、兼香型等之分。上个世纪一段时间,白酒市场一直是清香型的天下,但是近几年,浓香型白酒一直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成为当仁不让的主导香型。从白酒不同的香型市场份额来看,浓香型白酒以接近70%的市场份额位居白酒第一,兼香型和清香型居后,但是随着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目前,兼香型和清香型白酒的市场份额在渐渐拉大。
目前,浓香型白酒的市场份额虽然遥遥领先其他香型的市场份额,但是随着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改变和升级,以清香型、酱香型和兼香型白酒的市场份额在渐渐扩大。此次《浓酱兼香型白酒国家标准》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为浓酱兼香型白酒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投顾问研究总监张砚霖指出,相对其他香型来说,每个香型的领头品牌都是白酒行业中排名靠前的企业。比如浓香型的五粮液、泸州老窖、洋河,酱香型的茅台、郎酒、清香型的汾酒,随着浓酱兼香型白酒行业越来越规范,市场的不断扩大,浓酱兼香型白酒企业的领头企业也有望步入白酒行业一线阵营。
中投顾问发布的《2009-2012年中国白酒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预计2009年中国白酒制造行业工业总产值将达到1960.2亿元,增长率为18.7%;产品销售收入将达到1708.1亿元,增长率为21.0%;利润总额将达到245.1亿元,增长率为31.5%。